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72,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外尉
外衅
外延
外宴
外彝
外瀛
外邮
外狱
外杖
外怯
外潜
外揵
外仆
外币
外呈
《骈字类编》:外尉
紫薇诗话见内尉下。
《漢語大詞典》:外衅(外釁)
指与外国的争端。宋书·蔡兴宗传:“若内难得弭,外衅未必可量。”清史稿·选举志四:“﹝ 同治 ﹞十年,以外衅迭启,时事日艰。”《文明小史》第三回:“据你説起来,难道他们敢打死外国人不成?他们有几个脑袋,敢替朝廷开此外衅呢?”
分類:外国争端
《國語辭典》:外延  拼音:wài yán
一概念或名词所适用的范围。亦即该词所包摄的一切事物,相对于内涵而言。
《國語辭典》:内涵(內涵)  拼音:nèi hán
1.人的内在涵养。如:「他学问渊博,是个有内涵的人。」
2.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如:「这篇文章文字虽短,内涵却十分丰富。」
《骈字类编》:外宴
宋书文帝纪论见南面下。
《漢語大詞典》:外彝
见“ 外夷 ”。
《漢語大詞典》:外夷
亦作“ 外彝 ”。 指外族。也指外国或外国人。《汉书·萧望之传》:“外夷稽首称藩,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羈縻之谊,谦亨之福也。”汉书·叙传下:“西南外夷,种别域殊。”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谢恩赐吐蕃信物银器锦綵等状》:“今蒙重赐,益荷圣慈,况来自外夷,知德广之所及。” 明 张鼎思 《代醉编·奇节》:“其人得疾,既篤,谓 崔 曰:‘荷君见顾,不以外夷见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梁尚书:“其一人望见 梁公 ,股栗伏地,比至称病不謁, 梁 怪之,勒令出见,一见怒甚,即核其交通外彝,侵冒军实罪状,劾而杀之。”参见“ 外族 ”。
《漢語大詞典》:外瀛
谓海外之地。南齐书·乐志:“灵心顾,留辰睠。洽外瀛,瑞中县。”
分類:海外
《漢語大詞典》:外邮(外郵)
城外的驿站。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 颜杲卿 ﹞乃矫贼命召 钦凑 计事, 钦凑 夜还, 杲卿 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 唐 李绅 《过吴门》诗:“候火分通陌,前旌驻外邮。”
分類:城外驿站
《骈字类编》:外狱(外狱)
唐书柳晟传:泚将右将军郭常、左将军张光晟。皆晟雅故。晟出密诏。陈祸福逆顺。常奉诏受命。约自拔归。要籍朱既昌告其谋。泚捕系晟及常外狱。
《骈字类编》:外杖
北史周太祖纪论见内询下。
《骈字类编》:外怯
魏志荀攸传见内智下。
《骈字类编》:外潜(外潜)
魏书郦范传:今若外潜威形,内整戎旅,密厉将士,出其非意,可一攻而剋之。
《骈字类编》:外揵
庄子见内韄下。
《漢語大詞典》:外仆(外僕)
(1).古代官名。掌管国君和大臣临时止宿、停留处所等事务。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子产 相 郑伯 以如 楚 ,不为坛。外僕言曰:‘昔先大夫相先君适四国,未尝不为坛;自是至今,亦皆循之。今子草舍,无乃不可乎?’” 杜预 注:“外僕,掌次舍者。” 杨伯峻 注:“外僕,官名,职主为坛及舍者。”
(2).借指掌管留止住次的人员。 唐 王维 《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宴集序》:“于是外僕告次,兽人献鲜。”
《國語辭典》:外币(外幣)  拼音:wài bì
外国的货币。
《骈字类编》:外呈
隋书卢思道传:外呈厚貌。内蕴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