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72,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外
外严
殿外
外乐
外监
外监
外耳
外横
外散
身外物
方外游
外还
外与
外作
外职
《骈字类编》:一外
史记天官书见上。
《韵府拾遗 盐韵》:外严(外严)
辽史世宗纪: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人望归之。
《骈字类编》:殿外
魏志许褚传: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或以责褚,褚曰:彼虽亲重,外藩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 宋史礼志:行宫除前后殿外,并张幕为屋,覆以油帕。仍增自京至泰山驿马,令三司沿汴蔡御河入广济河,运仪仗什物赴兖州。
《韵府拾遗 觉韵》:外乐(外乐)
汉书艺文志: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
《漢語大詞典》:外监(外監)
清 代监狱分内监、外监。外监拘囚军流以下轻罪的犯人。参阅《清会典·刑部四·尚书侍郎职掌四》
《漢語大詞典》:外监(外監)
(1). 唐 代奉皇帝命在外监军的宦官。 唐 许浑 《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诗:“外监多假帝王尊,威胁偏裨势不存。”
(2). 宋 代都水监的别称。掌管河流堤堰疏凿浚治事务。宋史·职官志五:“都水监,旧隶三司, 嘉祐 三年始专置监以领之,置局於 澶州 ,号曰外监。”
《國語辭典》:外耳  拼音:wài ěr
为耳的最外部,可分为外耳道及耳壳两部分,以鼓膜和中耳间隔,负责收集声波。真正的外耳只见于哺乳类。
《骈字类编》:外横
宋史胡宏传见下诬下。
《骈字类编》:外散
唐书突厥传序:纤丽外散。则戎羯之心生。戎羯之心生。则侵盗之本也 。庾阐孙登𨼆居诗:潜真内全,飞荣外散。
分类:外散
《漢語大詞典》:身外物
见“ 身外之物 ”。
《國語辭典》:身外之物  拼音:shēn wài zhī wù
身体以外的东西。指无足轻重的东西。《儒林外史》第一七回:「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
《漢語大詞典》:方外游(方外遊)
谓寻仙访道。 唐 王武陵 《宿慧山寺》诗序:“赋诗道意,以纪方外之游。”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公﹞乃弃家为方外游。” 元 汤式《一枝花·题心远轩》套曲:“不从方外游,且向寰中住。”参见“ 方外 ”。
分類:访道
《國語辭典》:方外  拼音:fāng wài
1.世外。多指仙境或僧道之修行处所。《淮南子。俶真》:「驰于方外,休乎宇内。」唐。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2.指京畿之外或边远异域。《诗经。商颂。长发》:「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
《骈字类编》:外还(外还)
南史沈道虔传:有人窃其园菜者,外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去后乃出。
分类:外还
《骈字类编》:外与(外与)
易林:外与中退,举事不遂。
分类:外与
《漢語大詞典》:外作
(1).指正业之外的事。 明 袁宗道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序》:“吾邑独此人能诗,人争嫉之,因特举为诚(当作“诫”)。故通邑学者,号诗文为外作。外之也者,恶其妨正业也。”
(2).谓在外干活。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五章:“他来到丈人门上以后,还是靠他那祖传的石匠手艺耍外作混饭吃。”
《漢語大詞典》:外职(外職)
指地方职务。与中央职务相对。北史·李谔传:“上谓羣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 李諤 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 諤 之力也。’”
分類:职务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