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72,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外屏
外重
外援
外奖
外尘
外景
外驰
外司
外轻
外流
作外
国外
外铄
外施
南外
《漢語大詞典》:外屏
(1).天子的门屏。屏,对着门的小墙,后称照壁。与内屏相对。荀子·大略:“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淮南子·主术训》:“天子外屏,所以自障。” 高诱 注:“屏,树垣也,门内之垣谓之树。论语曰:‘国君树塞门’,诸侯在内,天子在外,故曰所以自障也。”礼记·郊特牲“臺门而旅树” 汉 郑玄 注:“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参见“ 内屏 ”。
(2).星名。属二十八宿的奎宿。即双鱼座七星。隋书·天文志中:“奎南七星曰外屏。”
《漢語大詞典》:内屏
(1).古代诸侯府第在大门内筑小墙作屏蔽,称为“内屏”。礼记·郊特牲“臺门而旅树” 汉 郑玄 注:“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
(2).星名。在五帝座前。宋史·天文志二:“内屏四星,在端门内,近右执法。屏者,所以拥蔽帝庭也。”
《漢語大詞典》:外重
谓中央政权以外的地方藩镇势重。新唐书·陆贽传:“方世承平久,武备微,故 禄山 乘外重之势,一举而覆两京。”元史·百官志七:“ 中统 、 至元 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繫衔。其后嫌於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國語辭典》:外援  拼音:wài yuán
外来的援助。《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国有外援,不可渎也。」《三国演义》第六○回:「主公何不遣使结好,使为外援,可以拒曹操、张鲁矣。」
《漢語大詞典》:外奖
外来的奖劝、激励。《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整装辞 秦 川,秣马赴 楚 壤; 沮 漳 自可美,客心非外奬。” 李善 注:“奬,劝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去矣从所欲,得失非外奬。” 张铣 注:“言去从所欲之至道,得失由心,非外物所能奬劝。”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性非外奬,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人应乎初识;器业边敏,先乎就傅。”
分類:外来激励
《漢語大詞典》:外尘(外塵)
佛教语。指色、声、香、味等外境。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感外物以动欲,心攀缘而成眚。过恒发於外尘,累必由於前境。”参见“ 六尘 ”。
《國語辭典》:六尘(六塵)  拼音:liù chén
尘,接触的对象。佛教将心和感官接触的对象分成色、声、香、味、触、法(指心所对的境)六尘。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尘,心就会充满著烦恼。南朝梁。武帝〈十喻〉诗五首之一:「楎睢变三有,恍惚随六尘。」也称为「六处」。
《國語辭典》:外景  拼音:wài jǐng
1.称阳为外景,相对于称阴为内景。
2.称火为外景,相对于称水为内景。《淮南子。天文》:「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
3.非室内之拍摄工作,或不在摄影棚内拍摄的景物。
《骈字类编》:外驰(外驰)
薛道衡老氏碑,见内断下。
《骈字类编》:外司
后汉书郎顗传见中官下。隋书高祖纪:伊我祖考之代。任寄已深,入掌禁兵。 外司藩政,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骈字类编》:外轻(外轻)
宋史高宗纪:绍兴六年春正月乙亥,以内重外轻,命省、台、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
《國語辭典》:外流  拼音:wài liú
人口或财物等流往外地或外国。如:「人才外流」、「政府正积极均衡区域发展,以改善偏远地区人口外流的现象。」
《國語辭典》:作外  拼音:zuò wài
见外、客气。《董西厢》卷三:「弟兄休作外,几盏儿淡酒,聊复致谢。」
分類:外人见外
《国语辞典》:国外(国外)  拼音:guó wài
本国以外的地区。如:「他自国外考察回来后,对处理事务有很多新的看法。」
《漢語大詞典》:外铄(外鑠)
犹外力。 清 唐甄 潜书·恒悦:“心之本体,无忧无乐者也,不受物加,不惧外鑠。” 清 方东树 《书惜抱先生墓志后》:“今为文者多,而精诵者少,以轻心掉之,以外鑠速化期之,无惑乎其不逮古人也。” 章炳麟 《四惑论》:“今有二人,一事刻印,一事磨针,非由外鑠,皆自勉以就功者,若其程功终日,刻印者犹自喻适志,而磨针者则呻吟欲卧矣。”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因为正如来信所说, 中国 的事,大抵是由于外铄的,所以世界无大变动, 中国 也不见得单独全局变动。”
分類:外力
《漢語大詞典》:外施
对外家施恩泽。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岂徒欲获谦让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 李贤 注:“以恩泽封爵外家为外施也。”
《骈字类编》:南外
宋史理宗纪:端平元年四月丁丑,诏:比年宗亲贫窭,或致失所,甚非国家睦族之意。大宗正司、南外、西外宗正司,其申严州郡,以时赡给,违者有刑。又职官志:崇宁三年,置南外宗正司于南京,西外宗正司于西京,各置敦宗院。又宗室士晤传:绍兴五年,迁泉州观察使,再迁平海军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