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49,分10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发外
外甥
外忧
外饰
域外
雁外
外水
化外
流外
疏外
外面
外学
诗外
外傅
外王
《漢語大詞典》:发外(發外)
显现于外。礼记·乐记:“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孔颖达 疏:“谓思念善事日久,是和顺积於心中,言词声音发见於外,是英华发於身外。”《淮南子·缪称训》:“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繫於中,而欲发外者也。”
分類:显现
《國語辭典》:外甥  拼音:wài shēng
称谓。称姊妹的儿子。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诗:「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前日褚敬桥回覆道:『叫外甥们就来,如何至今不见?』」也称为「外男」、「外生」、「外甥男」。
《國語辭典》:外甥女  拼音:wài shēng nǚ
称谓。称姊妹的女儿。《儒林外史》第二○回:「给谏大喜,进去和夫人说下,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甥女嫁与匡超人。」《红楼梦》第三回:「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分類:女儿
《漢語大詞典》:外忧(外憂)
(1).外来的忧患。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强怀张不满,弱念缺已盈。” 宋 曾巩 《戏书》诗:“家贫故不用筹算,官冷又能无外忧。交游断絶正当尔,眠饭安稳餘何求?”
(2).犹外艰。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
《漢語大詞典》:外饰(外飾)
谓粉饰外表;虚饰。《易·履》“履道坦坦” 三国 魏 王弼 注:“履道尚谦,不喜处盈,务在至诚,恶夫外饰者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齐整,家人妻子,不免飢寒。” 唐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表》:“若受任失守,还朝屡迁,示国无刑,於臣大损;非敢外饰,实披至诚。” 宋 曾巩 《太子右司御沈君墓志铭》:“君为人质朴无外饰,其居乡閭,宽然长者也。”
《國語辭典》:域外  拼音:yù wài
疆界以外、国外。《汉书。卷五一。邹阳传》:「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分類:域外国外
《骈字类编》:雁外(雁外)
范成大将至石湖道中书事诗:水绿溪边涨,天青雁外清。 王世赏立春后十日登楼诗:雁外天逾碧,鸥边水自春。张养浩诗:月色虫边苦,秋 雁容外深。
《國語辭典》:外水  拼音:wài shuǐ
主要的、正常的薪给以外的收入。也称为「外快」、「外快子」。
《國語辭典》:化外  拼音:huà wài
政令教化所无法施行或施行不到的地方。如:「化外之民」。《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寇入掌中还放去,人居化外未能降。」
《國語辭典》:流外  拼音:liú wài
古代称九品以外的官。宋。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州县之吏,出于流外者,往往而有,可属任以事者,殆无二三。」
《漢語大詞典》:流内
隋 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与流外相对而言。 唐 宋 沿袭此制,吏部铨选亦有流内、流外之分。通典·职官一:“ 隋 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大 唐 自流内以上并因 隋 制。”隋书·刑法志:“合赎者,谓流内官及爵秩比视、老小阉痴并过失之属。”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命户部尚书 温仲舒 、右丞 向敏中 与吏部流内銓注拟选人。”
《漢語大詞典》:疏外
亦作“疎外”。 疏远见外。三国志·蜀志·刘永传:“ 皓 ( 黄皓 )既信任用事,譖构 永 于 后主 , 后主 稍疎外 永 ,至不得朝见者十餘年。”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愚以为苟虑有所及,宜密以上闻,不宜以疎外自待。” 明 张居正 《答南列卿陈我度》:“比闻公不乐南行,谓孤听譖言,有所疏外於执事者,此过疑也。”
《國語辭典》:外面  拼音:wài miàn
外头、外部。《红楼梦》第五七回:「既如此,请到外面坐,开方子。」《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岂知外面北风甚大,冷不可言,依旧缩了进来。」也作「外边」。
《國語辭典》:外边(外邊)  拼音:wài biān
1.外面、外头。《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带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红楼梦》第六三回:「说著,走至外边,因见无人,便问五儿之事。」也作「外面」。
2.外地。《西游记》第四四回:「你老人家想是个外边来的,不知我这里利害。」
《漢語大詞典》:外学(外學)
(1).指太学以外的学校。宋史·哲宗纪一:“詔 大寧郡王 以下出就外学。”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甲戌,詔天下兴学贡士,建外学於国南。”
(2). 东汉 儒生以“六经”为外学。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二年:“ 扶风 田弱 荐同郡 法真 博通内、外学,隐居不仕,宜加衮职。” 胡三省 注:“ 东都 诸儒以‘七纬’为内学,‘六经’为外学。”
(3).佛教指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学。 唐 鲍溶 《送僧东游》诗:“风流 东晋 后,外学入僧家。独唱 郢中 雪,还游天际霞。”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调儒书为外学。”《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集部四·〈柳塘外集〉四卷》:“ 宋 释 道璨 撰。以别有语録,故名外集。 释 氏以佛典为内学,以儒书为外学也。”参见“ 内学 ”。
《國語辭典》:内学(內學)  拼音:nèi xué
1.谶纬之学。《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序》:「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
2.佛学。《陈书。卷三○。傅縡传》:「三论之兴,为日久矣。龙树创其源,除内学之偏见;提婆扬其旨,荡外道之邪执。」
《韵府拾遗 泰韵》:诗外(诗外)
陆游示子遹诗: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國語辭典》:外傅  拼音:wài fù
教学的老师,别于内傅而言。《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清。李渔《秦淮健儿传》:「健儿性善动,不喜读书,外氏命就外傅,不率教。」
《國語辭典》:内傅(內傅)  拼音:nèi fù
诸侯王府内,负责教养的保母。《西京杂记》卷一:「赵王如意年幼,未能亲外傅,戚姬使旧赵王内傅赵媪傅之。」
《骈字类编》:外王
宋史邵雍传见内圣下。庄子: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