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外贪欲相
【三藏法数】
谓行人当修定时,于男于女,取其容貌,贪欲心生,念念不住,障诸禅定,是名外贪欲相。
内外贪欲相
【三藏法数】
谓行人当修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自缘己身,念念染著,而起贪爱,障诸禅定,是名内外贪欲相。
外子
【三藏法数】
谓诸凡夫,未曾入道,未能绍继佛种,是名外子。
外障
【三藏法数】
谓此饿鬼,常受饥渴,皮肉血脉皆悉枯槁,头发髼乱,其面黯黑,唇口乾焦,常以其舌自舐口面,慞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
外光明
【三藏法数】
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
外道执我障
【三藏法数】
谓其所执神我之见,多在理外,名为外道。我者,即于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此外道谓罪福苦乐自有定因,要当必受;执著我见,不信佛法,是名外道执我障。(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内外变异过失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烦恼缠绵,不能解脱,是为内外变异过失。
破饿外道
【三藏法数】
谓外道自以吞饥忍饿为解脱法,即自饥饿,而不知徒受困苦,安能解脱!故修行之人,日中受食,资其进道,兼破外道不应饥饿,故须食也。
外道神我
【三藏法数】
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死,是为外道神我。
外相不净
【三藏法数】
外相不净者,谓观此身现见外相皆是不净,九孔常流种种秽恶,如眼出眵泪,耳出结聍,鼻出脓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不净常流,如破皮囊,满盛不净。大智度论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是也。
乐在外道出家
【三藏法数】
谓人之出家,当从正法修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外散乱
【三藏法数】
外散乱者,谓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分别也。
【三藏法数】
谓正修善时,于五欲境上,其心驰散,不能寂静,故名外散乱。(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在外
【三藏法数】
在外者,谓阿难被佛徵心非内,则又计之于外,故以灯光譬之。谓众生心在身外,不见身中。如灯光在室外不能照于室内也。佛又问云:汝心若在身外,则身心两异,各不相知。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内有色相外观色
【三藏法数】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为欲界贪欲难断,虽已自观内色不净,故须复以不净观于他人之色,令生厌恶,以求断除,故又云外观色。此即初背舍,位在初禅天定。(八色光明者,谓见地色如黄白净地;见水色如渊中澄清之水;见火色如烟薪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清风;见青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花;见赤色如春朝霞;见白色如珂雪也。)
内无色相外观色
【三藏法数】
谓行人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为欲界贪欲难断,故犹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故又云外观色。此即第二背舍,位在二禅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