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72,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外情
居外
法外
外制
外传
外清
外内
有外
远外
霄外
外户
外史
外阃
外间
荒外
《漢語大詞典》:外情
(1).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 晋 枣据 《杂诗》:“引义割外情,内感实难忘。”史记·乐书“感於物而动,性之颂也” 唐 张守节 正义:“其心虽静,感於外情,因物而动,是性之贪欲也。”
(2).指宫廷外臣民的情绪。新唐书·李石传:“于时大臣新族死,岁苦寒,外情不安。帝曰:‘人心未舒何也?’ 石 曰:‘刑杀太甚,则致阴沴。’”
(3).外国的情况。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欧 亚 交通,几五十年,而国人犹茫昧于外情。”
(4).指与外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媳妇,虽是懒惰娇痴,小的闺门也严谨,却不曾有甚外情。”
《韵府拾遗 泰韵》:居外
礼记:昼居于内,问其疾可也。夜居于外,吊之可也。
分类:居外
《国语辞典》:法外  拼音:fǎ wài
法纪之外。《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汉文除肉刑,仁昭法外,武王分宝玉,恩溢伦中。」
分类:法纪之外
《漢語大詞典》:外制
唐 宋 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 唐 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 唐 李翱 卓异记·门生为翰林学士撰座主白麻:“ 代宗 登极,并领詔誥,每授相除将,不由外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宋史·刘敞传:“﹝ 刘敞 ﹞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参见“ 内制 ”。
《漢語大詞典》:内制
(1). 唐 宋 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 唐 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 玄宗 开元 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唐 朱庆余 《上翰林蒋防舍人》诗:“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絶外庭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 清 赵翼 《寄芷堂》诗之一:“视草久高 唐 内制,论文恰到 汉 《西京》。”
(2).翰林学士的别称。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誥、詔令、赦文之类。”
《國語辭典》:外传(外傳)  拼音:wài zhuàn
1.称正史以外的记载。如汉武外传、飞燕外传。《红楼梦》第二三回:「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脚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
2.不以解经为主的注疏,相对于内传而言。汉。王充《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辞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辞以实。」
《骈字类编》:外清
宋书王歆之传:元嘉九年,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上言,所统威远将军北谯梁二郡太守关中侯申季历,自奉职邦畿,于兹五年,信惠并宣,威化兼著,外清奸暴,内辑民黎,役赋均平,闾井齐肃。 刘桢处士国文甫铭见内白下。
《漢語大詞典》:外内
外部和内部。其对象因所指而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侯 无亲,外内恶之。”指国之内外。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指朝廷内外,外为百官,内为君主的亲信左右。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臣自出身已来,适十数年,受任外内,每极显重之地。”指中央和地方,外为地方官,内为朝臣。仪礼·既夕礼:“啟之昕,外内不哭。”礼记·内则:“为宫室,辨外内。”指男女。
《韵府拾遗 泰韵》:有外
史记龟策传:卜天雨不雨。雨,首仰有外,外高内下。不雨,首仰足开,若横,吉安。
分类:有外
《漢語大詞典》:远外(遠外)
指边远地区。《宋书·谢晦传》:“到任以来,首尾三载,虽形在远外,心係本朝,事无大小,动皆咨启。”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削其封爵,夺其恩数……至欲謫至远外,祸且不测。”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七:“朕一衣一食,不忘下人之艰,犹於咫尺不能有济,何况远外。”
疏远,不亲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长沙王 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
《高级汉语词典》:霄外
云霄之外,天外
《國語辭典》:外户(外戶)  拼音:wài hù
从外掩合的门扉。《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宋。范成大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之三:「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國語辭典》:外史  拼音:wài shǐ
1.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2.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3.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漢語大詞典》:外阃(外閫)
郭门之外。借指京城以外的武将或文官。 晋 陆机 《至洛与成都王颖笺》:“ 机 以駑闇,文武寡施,猥蒙横授,委任外閫,輒承严教。”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时 贞元 十年已后, 德宗皇帝 春秋高,理务因人,最不欲文法吏生天下罪过。外閫节将动十餘年不许朝覲,死於其地不易者十八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外閫朝绅,多出门下。”
《國語辭典》:外间(外間)  拼音:wài jiān
1.凡不属于某事物范围内的,即外界、外方。相对于内部而言。《红楼梦》第二一回:「袭人和麝月在外间听了,抿嘴而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我已是久厌风尘,看著这等事,绝不因之动心;只是外间的飞短流长,未免令人闻而生厌罢了。」
2.相连的数间屋子中,距门较近而靠外面的房间。《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庙里通共两间小房子,安老爷住了里间,外间白日见客,晚间家人们打铺。」
《國語辭典》:荒外  拼音:huāng wài
1.远在八荒之外。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文选。张协。七命》:「大夫不遗,来萃荒外。」
2.南朝时中原地方称为「荒外」。《宋书。卷八一。顾琛传》:「后太祖宴会,有荒外归化人在坐。」
《國語辭典》:荒服  拼音:huāng fú
古「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书经。禹贡》:「五百里荒服。」《史记。卷四。周本纪》:「夷蛮要服,戎翟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