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外家 拼音:wài jiā
1.女子结婚后,称其父母家为外家。《晋书。卷四一。列传。魏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金。刘瞻〈春郊〉诗:「寒食归宁红袖女,外家纸上看蚕生。」
2.旧时称妻室以外的妾妇。也称为「外宅」。
3.外戚。《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汉书。卷一○。成帝纪》:「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
4.一种拳法,源于少林拳。《称谓录。卷二九。拳。内家外家》引《小知录》:「拳勇有内外家之称。外家起于少林,以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
2.旧时称妻室以外的妾妇。也称为「外宅」。
3.外戚。《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汉书。卷一○。成帝纪》:「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
4.一种拳法,源于少林拳。《称谓录。卷二九。拳。内家外家》引《小知录》:「拳勇有内外家之称。外家起于少林,以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
《漢語大詞典》:七贵(七貴)
(1).指 西汉 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文选·潘岳〈西征赋〉》:“窥七贵於 汉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注:“ 汉 庭七贵: 吕 、 霍 、 上官 、 丁 、 赵 、 傅 、 王 ,并后族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 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
(2). 隋 末, 洛阳 人称 段达 、 王世充 、 元文都 、 卢楚 、 皇甫无逸 、 郭文懿 、 赵长文 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3).泛指权贵。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 长安 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诗:“七贵家连凤城里,转日薰天势无比。”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
(2). 隋 末, 洛阳 人称 段达 、 王世充 、 元文都 、 卢楚 、 皇甫无逸 、 郭文懿 、 赵长文 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3).泛指权贵。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 长安 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诗:“七贵家连凤城里,转日薰天势无比。”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
《漢語大詞典》:甥舅
(1).外甥和舅舅,亦指女婿和岳父。泛指外戚。《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朱熹 集传:“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唐 杜甫 《对雨》诗:“ 西戎 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 中宗 景龙 二年,以 金城公主 妻 赞普 ,故望其篤甥舅之礼。”《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道:‘今日即不敢以记室相待,少不得行子壻之礼。’解元道:‘若要甥舅相行,恐又费丈人粧奩耳。’”
(2).指异姓诸侯。《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 杨伯峻 注:“兄弟指同姓诸侯,甥舅指异姓诸侯,以异姓诸侯间多有婚姻关係,故称甥舅。”
(3).谓有通婚关系。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越 ,亦与诸 华 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等差,勿使自外。”
(2).指异姓诸侯。《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 杨伯峻 注:“兄弟指同姓诸侯,甥舅指异姓诸侯,以异姓诸侯间多有婚姻关係,故称甥舅。”
(3).谓有通婚关系。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越 ,亦与诸 华 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等差,勿使自外。”
《漢語大詞典》:小侯
(1).古代用以称小国。《国语·鲁语下》:“今我小侯也,处大国之间,缮贡赋以共从者,犹惧有讨。”《管子·大匡》:“诸侯之礼,令 齐 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 齐 以马往,小侯以犬报。” 尹知章 注:“往重报轻。所谓大国善下小国,则取小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大国不过十餘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2).谓四夷之君。《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 孔颖达 疏:“小侯,谓四夷之君,非为牧者也。”
(3).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称。《后汉书·邓禹传》:“ 禹 少子 鸿 ,好筹策。 永平 中,以为小侯。”又《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李贤 注引 袁宏 《后汉纪》曰:“又为外戚 樊氏 、 郭氏 、 阴氏 、 马氏 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一说以年小获封,故称。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明 汤显祖 《紫箫记·纵姬》:“自家姓 郭 ,名 锋 ,世号小侯。祖是 汾阳王 郭子仪 ;姊是当今贵妃娘娘。”
(4).指高官显贵。 宋 余靖 《题刘太傅栖心亭》诗:“宏构小侯第,避权长掩关。”
(2).谓四夷之君。《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 孔颖达 疏:“小侯,谓四夷之君,非为牧者也。”
(3).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称。《后汉书·邓禹传》:“ 禹 少子 鸿 ,好筹策。 永平 中,以为小侯。”又《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李贤 注引 袁宏 《后汉纪》曰:“又为外戚 樊氏 、 郭氏 、 阴氏 、 马氏 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一说以年小获封,故称。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明 汤显祖 《紫箫记·纵姬》:“自家姓 郭 ,名 锋 ,世号小侯。祖是 汾阳王 郭子仪 ;姊是当今贵妃娘娘。”
(4).指高官显贵。 宋 余靖 《题刘太傅栖心亭》诗:“宏构小侯第,避权长掩关。”
《漢語大詞典》:头下(頭下)
(1).犹名下。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今来前项人户,从初径於市易差出勾当人等头下赊欠。”
(2). 辽 金 两代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所俘掠的人户,归其各自奴役,称“头下”。亦指由此种人户所建立的特置州县。《辽史·地理志一》:“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 上京 盐铁司。”《元代白话碑集录·1240年济源十方大紫微宫圣旨碑》:“兼不以是何头下官员人等,无得骚扰。” 蔡美彪 注:“‘头下’或写作‘投下’,但非蒙古语的译音。 辽 金 两代均有此制。”参阅《辽史·地理志一》。
(2). 辽 金 两代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所俘掠的人户,归其各自奴役,称“头下”。亦指由此种人户所建立的特置州县。《辽史·地理志一》:“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 上京 盐铁司。”《元代白话碑集录·1240年济源十方大紫微宫圣旨碑》:“兼不以是何头下官员人等,无得骚扰。” 蔡美彪 注:“‘头下’或写作‘投下’,但非蒙古语的译音。 辽 金 两代均有此制。”参阅《辽史·地理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