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1
词典
2
分类词汇
29
共29,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大都
五服
侯服
灯晕
外城
侯甸
近服
营栅
绥服
边材
外郭
外壕
外甸
营堡
郊寰
《國語辭典》:
大都
拼音:
dà dōu
1.大概。《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
:「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
2.大多数。《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
《國語辭典》:
大都
拼音:
dà dū
1.古代王畿外围,王之诸子的食邑。后亦泛指大的都邑。《周礼。地官。戴师》:「以大都之田任疆地。」汉。郑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
2.地名。在今北京城内,为元朝国都。忽必烈至元四年于中都(燕京)之东北建新城,九年改称为「大都」。
分類:
大都
仅仅
称事
大多
大概
都邑
王畿
大抵
不过
大致
外围
京城
大者
容或
旧址
采地
北京
城内
《國語辭典》:
五服
拼音:
wǔ fú
1.五等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以亲疏为差等。
2.古代王城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画,共分侯、甸、绥、要、荒五等,称为「五服」。《书经。益稷》:「弼成五服。」
3.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礼服的合称。《书经。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分類:
五服
祖父
王畿
亲疏
外围
诸侯
曾祖父
五百
大夫
丧服
父亲
一区
区划
五等
自身
服式
侯服
甸服
要服
帝王
《國語辭典》:
侯服
拼音:
hóu fú
古代王城外围,按一定距离所划分的区域。夏制指离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参见「五服」2.条。《书经。禹贡》:「五百里侯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
分類:
侯服
王侯
王城
城外
外围
距离
离远
远近
划分
区域
《國語辭典》:
侯服玉食
拼音:
hóu fú yù shí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美的食物。形容生活极为奢华。《汉书。卷一○○。叙传下》:「侯服玉食,败俗伤化。」《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湛族为盛门,性颇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
分類:
王侯
珍美
美之
豪华
华奢
奢侈
《漢語大詞典》:
灯晕(燈暈)
打焰外围的光圈。 宋
刘过
《贺新郎》
词:“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 元
黄庚
《有感》
诗:“残夜月寒灯晕淡,高秋天濶雁声微。”
分類:
外围
光圈
《國語辭典》:
外城
拼音:
wài chéng
里城外之郭。《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脩外城以待敌。」唐。
崔元翰
〈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诗:「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分類:
外城
内城
塞外
城外
城堡
外围
修筑
城墙
《國語辭典》:
侯甸
拼音:
hóu diàn
侯服与甸服的合称。为古制中,王畿以外区域的名称。参见「五服」2.条。《书经。伊训》:「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祇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
分類:
侯服
甸服
王畿
外围
千里
以内
区域
《國語辭典》:
九服
拼音:
jiǔ fú
1.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划为一区,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及藩服,称为「九服」。见《周礼。夏官。职方氏》。
2.泛指全国各地。《文选。刘琨。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3.古代天子的九种吉服,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韦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
分類:
九服
王畿
全国
地区
九等
等地
九种
服制
《漢語大詞典》:
近服
谓靠近王畿之地。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五服。
《宋书·自序传·沈璞》
:“狡虏狂凶,自送近服,伪将即毙,酋长伤残,实天威所丧,卿诸人忠勇之効也。” 宋
陆九渊
《与应仲寔》
:“ 苍梧 , 舜 迹所及, 交趾 、 合浦 、 九真 、 日南 ,为郡古矣。 粤 自翠华南渡,更为近服。”
分類:
靠近
王畿
外围
五百
一区
区划
《漢語大詞典》:
营栅(營栅)
军营外围的栅栏。亦指营寨。
《
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
》
:“贼倍道而来,未成营垒,我营栅已固,守备有餘。” 宋
司马光
《
涑水记闻
》
卷十四:“恐虏知其营栅之处,每夜二更,輒令军士灭私火。” 宋
曾巩
《杂识》
之二:“其野宿皆成营栅。 青 所居四面陈彀弓弩,皆数重,所将精鋭,列布左右,守卫甚严。”
分類:
军营
外围
栅栏
营寨
《國語辭典》:
绥服(綏服)
拼音:
suī fú
古五服之一。在王畿外一千里至一千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书经。禹贡》:「五百里绥服。」汉。孔安国。传:「绥,安也。侯服外之五百里,安服王者之政教。」
分類:
平定
王畿
征服
外围
疆域
《漢語大詞典》:
边材(邊材)
(1).治理边疆的人才。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
卷十七:“臣观朝廷近日以边材为急,而诸臣所举有不尽然者。”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兵部·文士论兵
》
:“今上初年,如 冯仰芹 、 于完朴 二大参,俱真正边材,惜乎不及大用。” 清
丘逢甲
《送潮州诸孝廉公车北上》
诗:“万言制策魁多士,一代边材起本兵。”
(2).木材外围色泽较淡的部分。
分類:
治理
木材
边疆
外围
色泽
人才
《漢語大詞典》:
外郭
内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
魏书·萧衍传
》
:“ 衍 将 姜庆真 袭陷 寿春 外郭,州军击走之。”
《
明史·王杼传
》
:“筑京城外郭,修 通州城 。”
分類:
内城
城外
外围
一道
城墙
《漢語大詞典》:
外壕
在据点外围或阵地前挖掘的壕沟。
《
新五代史·梁臣传·葛从周
》
:“ 太祖 攻 朱瑾 于 兖州 ,未下,留 从周 围之…… 瑾 以谓 从周 已去,乃出兵收外壕, 从周 掩击之,杀千餘人。”
分類:
据点
外围
阵地
地前
挖掘
壕沟
《漢語大詞典》:
外甸
谓国都的外围地区。
《南齐书·孔稚珪传》
:“封豕残魂,未屠剑首;长蛇餘喘,偷窥外甸。”
分類:
国都
外围
围地
地区
《漢語大詞典》:
营堡(營堡)
亦作“ 营保 ”。
(1).堡垒。
《
后汉书·刘盆子传
》
:“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
《
新唐书·辛秘传
》
:“逆贼大战,斩其将,进焚营保。”
《
宋史·河渠志五
》
:“乃詔止令葺营堡。”
《
明史·兵志三
》
:“所辖二十五营堡,每处仅一二百人,难以应敌。”
(2).指宫室的外围建筑。 汉
王充
《
论衡·难岁
》
:“如太岁不动行乎?则宜有宫室营堡,不与人相见,人安得而触之?”
分類:
堡垒
宫室
外围
建筑
《漢語大詞典》:
郊寰
国都外围的广大地区。 晋
郭璞
《南郊赋》
:“郊寰之内,区域之外, 雕题 卉服,被髮左带,骏奔在坛,不期而会。”
分類:
国都
外围
广大
大地
地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