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
米外史
儒林外史
米芾
金农
高鹗
米外史
陈与郊
梁辰鱼
张雨(名 天雨、泽之 字 伯雨 号 句曲外史、贞居子、嗣真、山泽臞者、幻仙 )
薛玄曦(字 玄卿 号 上清外史 )
郑真(字 千之 号 荥阳外史 )
赵谦(名 古则 字 撝谦 谦 号 琼台外史 )
词典
外史米外史
儒林外史
分类词汇
外史米芾
金农
高鹗
米外史
陈与郊
梁辰鱼
其它辞典
米芾(别称 颠米、米狂、阿章 黻 字 元章 号 鹿门居士、海岳外史、襄阳漫士 世称 米襄阳、米南宫、米颠 )张雨(名 天雨、泽之 字 伯雨 号 句曲外史、贞居子、嗣真、山泽臞者、幻仙 )
薛玄曦(字 玄卿 号 上清外史 )
郑真(字 千之 号 荥阳外史 )
赵谦(名 古则 字 撝谦 谦 号 琼台外史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1—1107 【介绍】: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有洁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画山水人物多以水墨点染,自名一家。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全宋诗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因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居襄阳、丹徒。宋代著名书画家,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说蔡京)并称四大家。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涟水县,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勾当公事,知无为军。徽宗崇宁间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大观元年,出知淮阳军,卒,年五十七。有《山林集》一百卷(《宝晋英光集序》),已佚。宋岳珂辑有《宝晋英光集》,后人续辑有《宝晋山林集拾遗》。事见《宝晋山林集拾遗》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米芾诗,以宋嘉泰元年筠阳郡斋刻《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宝晋英光集》(八卷,简称四库本)、清咸丰《涉闻梓旧》本(八卷,补遗一卷,简称涉闻本)、日本河山亥本《宝晋英光集》(六卷,补遗四卷,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简称河山本),并据补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米芾(1051-1109) 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太原人,徙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世称米南宫、米颠。能诗文,善书画,书法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有《宝晋英光集》辑本。朱孝臧集其词为《宝晋长短句》一卷。全宋文·卷二五九七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芾或作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世居太原,后徙襄阳,故世称米襄阳。因定居丹徒(今江苏镇江),故《宋史》称为吴人。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踰年复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大观元年卒,年五十七。芾为文奇险,不蹈前人轨辙。擅书画,精鉴裁。书法得王献之笔意,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山水画师法董源,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著有《宝晋英光集》、《画史》、《书史》、《砚史》、《海岳题跋》、《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见蔡肇《米海岳先生墓志铭》(《清河书画舫》卷九下),《宋史》卷四四四《文苑传》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3—1350 【介绍】: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元诗选
雨字伯雨,一名天雨,别号贞居子,钱塘人。宋崇国公九成之后也。年二十,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弃家为道士,登茅山,授《大洞经箓》。开元宫王真人偕之入京,玺书赐驿传,欲官之,自誓不更出,往来华阳云石间。作黄篾楼,储古图史甚富,世称「句曲外史」。至正间,卒于开元宫斋舍。外史风裁凝峻,赵文敏公一见而异之,授以李北海书法。范德机以能诗名,外史造焉。范适他出,有诗集在几上,外史取笔书其后,为四韵诗,守者大怒,走白范。范惊曰:我闻若人不得见,今来,天畀我友也。即日诣外史,结交而去,由是外史名震京师。一时袁伯长、马伯庸、杨仲弘、揭曼硕、黄晋卿诸人,皆争与为友。他日谒虞伯生,虞问能作几家符篆乎?答曰未也,虞连书七十二家示之。外史下拜曰:真吾师也。自后与虞手札,必执弟子礼。晚年尤为杨廉夫所推重。吴郡徐良夫序其诗曰:虞范诸君子,以英伟之才,谐鸣于馆阁。而流风馀韵,播诸丘壑之间。外史以豪迈之气,孤鸣于丘壑,而清声雅调,闻诸馆阁之上。虽出处不同,其为词章之宗匠一也。夫以方外诗人,而与馆阁词臣相颉颃,宁非一代之盛欤。词学图录
张雨(1283-1350) 初名泽之,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嗣真,又号贞居子、句曲外史、山泽臞者、幻仙等。钱塘人。与赵孟頫、杨载、虞集等为文字交。工书画。有《句曲外史集》、《贞居词》。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一名天雨,字伯雨,别号贞居子,钱唐人。弃家为道士,晚居开元宫。有句曲外史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9—1345 【介绍】: 元河东人,徙居贵溪,字玄卿,号上清外史。道士。年十二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仁宗时荐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顺帝至正初,授弘文裕德崇仁真人,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玄曦负才气,倜傥不羁,善为文,尤长于诗。有《上清集》。元诗选
玄曦,字玄卿,河东人。徙居信州之贵溪。年十二,辞家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延祐间,用荐者召见侍祠,制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升提点上都崇真万寿宫。泰定元年,奉诏徵嗣天师,既至,住镇江之乾元宫,未行,扈从滦阳,还至龙虎台,喟然叹曰:楚云江树,遐阻万里。引领亲舍,宁无惕然于中乎!即日辞归。辟清宁斋、见心亭、熙明轩,筑琼林台于龙虎山之西,日与学仙者相羊其间,而密修大洞回风混合之道。会杭州佑圣观孙真人仙去,法席久虚,省府奉书币以迎,辞不就。至正三年,制授弘文裕德崇仁真人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玄曦不得辞,乃拜命而遣弟子摄其事。五年卒,年五十七,自号上清外史。所著有《上清集》、《樵者问》,会稡群贤诗文为《琼林集》。玄卿负才气,倜傥不羁,善为文,而尤长于诗。揭曼硕留琼林月馀,斋三日乃为作序,称其老劲深稳如霜松雪桧,百折莫能挠;清拔孤峻如豪鹰俊鹘,千呼不肯下;萧条閒远如空山流泉深林,孤芳自形自色,不与物竞。人以为知言。玄卿书札极丽逸,片楮出,人争欲得之。有闻风而未之见者,或使图其像以去。见心亭后有土阜隆然,人称之曰「薛公墩」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甬上耆旧诗·卷四
字千之,别号荥阳外史。父以道先生,见前传。先生少承家学,通诸经,尤长于春秋。他研博极古今。吴草庐先生尝发策十二事,对者十不得一。先生年甚少,为尽荅之,由是有重名。中浙江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值晋王之国,过临淮,王闻先生名,延说春秋。先生为开陈大义,王大喜,称为郑先生。秩满入京赐燕,命赋菊绽西风露脂枫叶诗称旨。升广信教授,以引年归里。先生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复采摭乡先生言行文章,撰四明文献录,后学称之。初,国子典簿裴中尝请先生作著存堂记,亦求潜溪宋学士文。潜溪见先生记,叹曰:君徒羡我名,使我执笔不能过之。后数年,裴复与潜溪言,潜溪曰:前见郑先生记,发明洞彻,使之独步可也。其为宿老推重若此。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千之,鄞县人。洪武壬子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迁广信教授有荥阳外史集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八
真字千之,鄞人。洪武壬于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秩满入京,迁广信教授,引年归。有《荣阳外史集》一百卷。 (《四库总目》:真与兄驹弟凤并以文学擅名,真尤以古文著。初与金华宋濂声价相埒,尝与濂共作《裴中著存堂记》,真文先成,濂为之阁笔。后濂致位通显,黼黻庙廊。真偃蹇卑栖,以学官没世。故声华阗寂,传述者稀。今观所作,虽不能与濂并骛词坛,而义有根柢,词有轨度,与濂实可肩随,未可以名位之升沈,定文章之优劣也。 (《李邺嗣甬上耆旧诗传》:千之先生博极古今。吴草庐尝发策十二事,对者十不得一,先生年甚少,为尽是有重名,尝采摭乡先生方行文章,撰《四明文献录》,后学称之。 田按:荣阳外史邃于经学,以文名家;诗亦清俊,不愧雅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2—1395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古则,字撝谦,后更名谦,号琼台外史。幼贫,寄食山寺,长游四方,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氏之学,尤精六书,时人目为考古先生。洪武中聘至京预修《正韵》,授国子监典簿。久之,以荐召为琼山县学教谕。有《六书本义》、《声音文字通》等。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四
撝谦名谦,一名古则,馀姚人。洪武初,徵修《正韵》。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寻以荐授琼山教谕。有《考古馀事》。 (郑晓《今言》:赵古则撝谦,馀姚人。洪武初,徵修《正韵》。众以谦年少,黜为中都国子监典簿,同官论事不直,罢归。筑考古台,述六书之旨,注《声音文字通》及《易学提纲》诸书三百馀卷。大臣荐召为琼山教谕,进所著书,不报,还琼山。初谦来京,宋濂遣子仲珩受业。谦归,仲珩校《正韵》多用其说。谦六书之学最精。既没,门人柴广敬以《声音文字通》进,学书者心好之,莫得而见也。 田按:孝陵徵修《礼书》,敕中书省云:「令天下郡县举素志高洁、博通古今,练达时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礼送至京。其年过五十、未及四十、非深知经术者勿遣。」撝谦应召时,年二十八。当事者以议论不合,借年少斥去,殆援此制也。余谓撝谦厄类贾生,遇荣司马。撝谦没后,长陵修《永乐大典》,门人柴钦进言其师所撰《声音文字通》当采录,奉命驰传即其家取之。此何异长卿之《封禅书》也。明初之善书者,朱孟辨之篆冢,赵撝谦之墨窗,最为韵事。董良用《题篆冢》云:「垂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颠。一扫世俗书,习篆忘食眠。《秦望》并《之罘》,《碧落》兼《新泉》。小者案间列,大者屋壁悬。平生囊橐赀,多充买碑钱。功深学既精,齿壮志逾坚。池鱼染皆黑,铁砚磨将穿。摹拓累万番,期差古人肩。师法正在兹,什袭比啼筌。孙憔文自祭,智永笔忍捐。嗟峨细林山,函之瘗其巅。聚土封若堂,镵石表为阡。宝剑贾胡发,玉柙蔓草缠。何如篆冢光,夜映列星躔。」管时敏《赋墨窗》云:「君居于越文献邦,家藏金石书满窗。磨穿青州老未已,万斛巨鼎畴能扛。吴兴宗人已物故,浙河东西谁独步?君今有志继绝学,砥柱中流见孤注。剡溪百番冰雪光。玄霞一斗松煤香。满堂宾客看挥洒,风雨飒飒龙鸾翔。」他若滕用亨之篆书,王止仲作歌云:「南阳髯翁学古书,雅典秦汉参锱铢。古文奇字荡胸臆。岂若俗工讹鲁鱼。自言初习胜国时,玉雪左丞吾所师。荻茎锥沙指画腹,廿年勤苦求妍姿。」张藻仲之草书,高季迪作歌云:「昔闻汝祖东吴精,醉传草圣醒而惊。汝今能饮不满杓,逸气欲与相峥嵘。高堂把笔若把槊,长绡一拂悲风生。阴垂大泽雷雨过,响破巨峡波涛倾。」皆书苑佳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