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2,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夏夜
夏氏
清夏
宜夏
夏阴
经夏
涉夏
夏山
夏气
夏簟
平夏
夏书
半夏
夏天
夏弦
《骈字类编》:夏夜
唐 王昌龄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唐 刘禹锡 聚蚊谣 沈沈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漢語大詞典》:夏氏
见“ 夏后氏 ”。
《國語辭典》:夏后氏  拼音:xià hòu shì
1.夏禹的别名。参见「夏禹」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夏后氏兴,业峻鸿绩。」
2.夏朝的别名。参见「夏朝」条。《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
《漢語大詞典》:清夏
清和的初夏。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四:“时惟清夏始,云景曖含芳。” 唐 皮日休 《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拂润恐飞清夏雨,叩虚疑贮碧湘风。”
分類:清和四月
《骈字类编》:宜夏
入越记丁氏园轩楹太敞宜夏不宜秋宜戴复古玉华洞诗玲珑透风月宜冬复夏
《骈字类编》:夏阴(夏阴)
崔镇尚书省梧桐赋苟求夏阴与秋实无拔杨以树茨 李绅别双温树诗轻剪绿丝秋叶暗密扶纤干夏阴繁双皮日休夏首病愈诗晓入清和尚祫衣夏阴初合掩 扉 秦观泊吴县观音院诗广除庇夏阴飞栋明朝晷周又明一统志夏阴山在常州府无钖县西三十五里 回一十五里连亘柯山西临太湖
《分类字锦》:经夏(经夏)
陆龟蒙 诗酒材经夏阙诗债待秋徵孔平仲诗 寂寞东斋又经夏。
分类:
《分类字锦》:涉夏(涉夏)
翁卷 涉夏思已深,感秋念逾迫。
分类:
《骈字类编》:夏山
辍耕录写山水诀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小石块堆在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开加淡青螺又是一般秀润坦林泉高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 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卧游录郭熙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金又明一统志夏山在临江府东六十里
又夏山在 华府东阳县东南四十五里四面峭绝山顶有池冬温夏凉岁旱于此祷雨山侧有夏禹庙因名
又礼记明堂位有虞氏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
《漢語大詞典》:夏气(夏氣)
夏令的节气,夏天的气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调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五行之随,各如其序。五行之官,各致其能。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 汉 郑玄 注:“夏气和,则徵声调。”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兰池清夏气,脩帐含秋阴。”
《漢語大詞典》:夏簟
夏天用的竹席。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李善 注引 张俨 《席赋》:“席为冬设,簟为夏施。” 隋炀帝 《夏日临江》诗:“夏簟荫脩竹,高崖坐长枫。”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宴引春壶酒,恩分夏簟冰。” 唐 元稹 《友封体》诗:“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
《骈字类编》:平夏
韩愈平淮西碑明年平夏又明年平蜀又明年平江东又明年平泽潞
《國語辭典》:夏书(夏書)  拼音:xià shū
《书经》中记载夏代史事之文。共存有〈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四篇。
《國語辭典》:半夏  拼音:bàn xià
植物名。天南星科半夏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白色球状地下茎。叶子有长柄,开黄绿色花。其块茎皮黄肉白,根可入药,生食有毒,内服须制用。可做止咳剂、袪痰剂和止吐剂。也称为「和姑」。
《漢語大詞典》:半夏稻
稻子的品种名。初学记卷二七引 汉 蔡邕 《月令》:“十月穫稻,在九月熟者谓之半夏稻。”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復有稻名半夏,药号恒春。”
分類:稻子品种
《國語辭典》:夏天  拼音:xià tiān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指阳历四至六月。唐。王建〈昭应官舍书事〉诗:「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儒林外史》第四回:「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靸著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
《骈字类编》:夏弦(夏弦)
唐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