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0,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季夏
蒲桃
大夏
暑天
夏令
夏景
白芷
夏潦
冒暑
一夏
夏中
青奴
河朔饮
迎气
弄风
《國語辭典》:季夏  拼音:jì xià
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國語辭典》:蒲桃  拼音:pú táo
1.葡萄的果实。参见「葡萄」条。明。陈与郊《昭君出塞》:「你有一日蒲桃春酿赏,又只怕鸿雁秋来断八行。」
2.植物名。桃金娘科赤楠属,常绿乔木。单叶,对生,狭披针形,长十二至二十五公分。顶生聚伞花序。果实卵或球形,黄熟。果可食,味香甜,汁液可制饮料。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也称为「香果」。
《國語辭典》:葡萄  拼音:pú táo
植物名。葡萄科葡萄属,落叶大藤本,卷须分叉。叶掌状三至五深裂或中裂,具长柄,互生,心状圆形。圆锥花序,花瓣呈帽状合生,黄绿色。果实也称为「葡萄」,球形或椭圆形,呈紫或淡绿色,酸甜多汁,是常见水果,可酿酒。也称为「蒲桃」、「蒲萄」、「蒲陶」。
《國語辭典》:大夏  拼音:dà xià
1.夏禹时代的乐舞。即六乐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有功,皋陶作以颂之。《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2.朝代名:(1)夏朝。亦泛指中国。《文选。扬雄。羽猎赋》:「喟然并称曰:『崇哉乎德!虽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何以侈兹?』」(2)(西元408~431)晋时十六国之一。匈奴赫连勃勃所建。据有今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及蒙古鄂尔多斯等地。
3.国名。位今内蒙及甘肃西北部。参见「西夏」条。
《國語辭典》:暑天  拼音:shǔ tiān
夏天、热天。唐。罗邺 题水帘洞诗:「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
《國語辭典》:夏令  拼音:xià lìng
1.从立夏到立秋的时令。即夏季、夏日。
2.夏季的气候。《礼记。月令》:「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宋。陆游 初夏诗十首之一:「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漢語大詞典》:夏景
(1).夏日;夏昼。《梁书·刘之遴传》:“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也。”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六:“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
(2).夏天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新晴夏景好,復此池边地。” 唐 张乔 《送友人东归》诗:“挂席春风尽,开斋夏景深。”
(3).夏天的日光。 唐 皮日休 《销夏湾》诗:“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一坐盘石上,肃肃寒生肌。”
《國語辭典》:白芷  拼音:bái zhǐ
植物名。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密生茸毛,绿紫色。叶为二至三回的三出复叶,夏日顶生白色五瓣花,呈复伞形花序。果实细小,为长椭圆形。其根圆柱状,径三至五公分,供药用。古以其叶为香料。也称为「香白芷」、「泽芬」。
《漢語大詞典》:夏潦
夏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宋史·河渠志七:“夏潦涨溢, 荆南 、 復州 千餘里,皆被其害。”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夏潦时至,山水奔迸。”
《分类字锦》:冒暑
杜甫 冒暑初有适。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夏
(1).一个夏季。 汉 王充 论衡·顺鼓:“其遭若 尧 、 汤 之水旱,犹一冬一夏也。” 宋 戴复古 《织妇叹》诗:“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静修之期,谓之一夏。佛经中称为安居。见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安居
《漢語大詞典》:夏中
(1).犹夏季。 晋 王羲之 《谢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復何似,耿耿。” 唐 戴叔伦 《送裴判官回湖南》诗:“莫怕南风且尽欢, 湘 山多雨夏中寒。”宋书·庾炳之传:“ 刘雍 自谓得其力助,事之如父,夏中进甘蔗,若新发於州。”
(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國語辭典》:青奴  拼音:qīng nú
古时消暑的器具。参见「竹夫人」条。宋。陈师道〈咸平读书堂〉诗:「复作无事饮,醉卧拥青奴。」
《漢語大詞典》:河朔饮(河朔飲)
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大驾都 许 ,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实无 河 朔饮,空有 临淄 汗。”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 河 朔饮,对此 洛阳 才。” 清 曹寅 《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 河 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 河朔 ”。 唐 王勃 《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 河 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 高阳 之意气。” 清 孙枝蔚 《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 河 朔,凉风满北窻。”
《漢語大詞典》:迎气(迎氣)
上古于立春日祭 青帝 ,立夏日祭 赤帝 ,立秋日祭 白帝 ,立冬日祭 黑帝 ; 后汉 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 黄帝 。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二年﹞始迎气於五郊。”隋书·礼仪志二:“ 后齐 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恶恶皆明鬼也。”参见“ 迎春 ”、“ 迎夏 ”、“ 迎秋 ”、“ 迎冬 ”。
《分类字锦》:弄风(弄风)
刘孝威 苦热诗 弄风思汉朔,戏雨忆吴王。
分类: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