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
词典
3
分类词汇
5
分类词汇
夏税
两税
折帛
地丁
夏输
《漢語大詞典》:
夏税
(1).田赋名称。 唐 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
旧唐书·代宗纪
》
:“﹝ 大历 五年﹞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四升。秋税,上田亩五升,下田三升。”
(2). 建中 元年行两税法后,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宋 代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 元 代在江南仿 唐 代两税法征税。 明 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以小麦为主,秋粮无过明年二月,以米为主。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大都征银。 清 代分上忙、下忙两期征收。
分類:
田赋
建中
元年
年行
两税法
规定
夏税
征收
五月
月半
《漢語大詞典》:
两税(兩税)
(1).夏税和秋税的合称。 唐德宗 时 杨炎 作两税法,并租庸调为一,令以钱输税。夏输不超过六月,秋输不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 唐
赵元一
《
奉天录
》
卷二:“京城减收两税之半。”
《
新唐书·崔造传
》
:“ 造 久在 江左 ,疾钱穀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乃建言:‘天下两税,请委本道观察使、刺使选官部送京师。’”
(2).见“ 两税法 ”。
分類:
夏税
两税法
作两
《國語辭典》:
两税法(兩稅法)
拼音:
liǎng shuì fǎ
唐德宗时,宰相杨炎创立的一种税法。按人民贫富及拥有田亩的数目,分等级课税,每年依夏、秋两季用钱编纳,以替代原有的租庸调法。
分類:
两税法
建中
实行
赋税
税法
《漢語大詞典》:
折帛
南宋 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
:“自漕司造船、督府犒军而酒价十倍,和买、折帛行而民有二赋。” 宋
洪迈
《
容斋续笔·宋齐丘
》
:“所谓和买、折帛,尤为名不正而敛最重。”参阅
《
宋史·食货志上三
》
。
分類:
上供
夏税
改为
折价
输钱
《國語辭典》:
地丁
拼音:
dì dīng
地租与人口税的合称。《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地丁:民间地亩丁口向例、每年由地方官照算升征钱粮,自康熙年间圣祖特恩、将丁口并入地亩一总征收,从此不再加丁赋著为例。」
分類:
土地税
佃户
劳役
蒲公英
旧制
田赋
夏税
《漢語大詞典》:
地客
(1).雇农。 宋
朱熹
《取会管下都分富家及缺食之家》
:“富家无餘米可糶者计几家,而仅能自给,其地客、佃客不闕,仍各开户姓并佃客、地客姓名。”
(2).佃户。
《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典雇》
:“切见 江南 富户,止靠田土;因买田土,方有地客。所谓地客,即係良民。”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广东方言》
:“ 广州 谓……赁地者曰地丁,曰地客。”
分類:
佃户
雇农
《漢語大詞典》:
夏输(夏輸)
缴纳夏税。
《
新唐书·食货志二
》
:“自 代宗 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至 德宗 相 杨炎 ,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
分類:
缴纳
夏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