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雀风(黄雀風)
夏天的东南风。初学记卷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五月风发,六日乃止。黄雀风,是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以名之。”
《漢語大詞典》:暑绤(暑綌)
夏天所穿的粗葛布衣。 宋 范成大 《中峰》诗:“暑綌森有稜,瘁肌凄欲粟。”
《国语辞典》:夏装(夏装)  拼音:xià zhuāng
适合夏天穿著的服装。
《漢語大詞典》:铁伐(鐵伐)
复姓。 晋 时 赫连勃勃 称 大夏天王 ,自谓帝王系天之尊,非其正统者,不可与之同姓,因号其支庶为 铁伐氏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今改姓曰 赫连氏 ,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之庆,係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 铁伐 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鋭如铁,皆堪伐人。”
《國語辭典》:凉鞋(涼鞋)  拼音:liáng xié
鞋面能通风的鞋子,通常于夏天穿著。《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身穿白纱直裰,脚下凉鞋,黄瘦面庞。」
《國語辭典》:凉帽(涼帽)  拼音:liáng mào
1.夏天遮阳的帽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五。河南王》:「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
2.清代夏季所戴的礼帽。《清会典。卷三二八。礼部。冠服。冠服通例》:「凡文武官员上朝及坐班时,如非雨雪,戴雨缨凉帽者,照例参处。」
《漢語大詞典》:夏蘖
树木夏天新生的枝条。 唐 元稹 《虻》诗之三:“辛螫终非久,炎凉本递兴。秋风自天落,夏蘖与霜澄。”
《漢語大詞典》:夏安居
佛教语。谓僧徒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五九:“ 土火罗 诸国,以十二月安桎北方,言夏安居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各就其事制名也。”
《国语辞典》:西北雨  拼音:xī běi yǔ
太阳西斜后所降的雨。经常于夏天午后倾盆而下,通常在一小时内便雨过天青,阳光重现。
《漢語大詞典》:溽夏
湿热的夏天。新唐书·北狄传·室韦:“每溽夏,西保 貣勃 、 次对 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
分類:湿热夏天
《漢語大詞典》:太清氅
一种精制的供夏天穿的外衫。 宋 陶谷 清异录·衣服:“ 临川 上饶 之民,以新智剏作醒骨纱,用纯丝蕉骨相兼捻织,夏月衣之,轻凉适体。 陈凤阁 乔 始以为外衫,号太清氅。”
《漢語大詞典》:夏槁
(1).供夏天食用的干鱼。
(2).草木夏天枯死。
《国语辞典》:祁寒溽暑  拼音:qí hán rù shǔ
冬天酷寒而夏天湿热。形容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旧五代史。卷五七。唐书。郭崇韬传》:「陛下顷在河上,汴寇未平,废寝忘食,心在战阵,祁寒溽暑,不介圣怀。」也作「祁寒暑雨」。
《国语辞典》:祁寒暑雨  拼音:qí hán shǔ yǔ
冬天酷寒而夏天湿热。形容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明史。卷一八八。陆昆传》:「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也作「祁寒溽暑」。
《国语辞典》:暑往寒来(暑往寒来)  拼音:shǔ wǎng hán lái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语本《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泛指时光流逝。宋。彭耜〈喜迁莺。吾家何处〉词:「细风斜雨,断烟芳草,暑往寒来几度。」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一出:「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也作「寒来暑往」、「暑来寒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