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备矣(备矣)
礼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漢語大詞典》:备物(備物)
(1).备办各种器物。《易·繫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孔颖达 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后汉书·隗嚣传》:“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
(2).指仪卫、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当谓国君威仪之物,若今繖扇之属。”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备物典策”:“备物即服物也。经传多言服物……‘服’与‘备’古字通。”《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始当非常之礼,终受备物之锡。” 张铣 注:“备物,谓祭器之物。”《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遗备物乎营寝,掩重閽於窒息。”《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备物典策,皆从殊礼。” 胡三省 注:“余谓车輅、旂章、弓矢、斧鉞,皆可以言备物。”
(2).指仪卫、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当谓国君威仪之物,若今繖扇之属。”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备物典策”:“备物即服物也。经传多言服物……‘服’与‘备’古字通。”《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始当非常之礼,终受备物之锡。” 张铣 注:“备物,谓祭器之物。”《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遗备物乎营寝,掩重閽於窒息。”《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备物典策,皆从殊礼。” 胡三省 注:“余谓车輅、旂章、弓矢、斧鉞,皆可以言备物。”
《漢語大詞典》:备员(備員)
(1).充数;凑数。谓居官有职无权或无所作为。《史记·秦始皇本纪》:“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汉书·申屠嘉列传》:“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著於世者。”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有司但备员安禄而已。”《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右丞 实嘉世鲁 ,居相位已七、八年,碌碌无补,备员而已。”
(2).用作任职或任事的自谦词。《史记·平原君列传》:“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 汉 刘向 《列女传·赵津女娟》:“妾居 河 齐 之间。世习舟檝之事,愿备员持檝。” 宋 秦观 《祭洞庭文》:“顷缘幸会,尝厠朝列,备员儒馆,承乏史臣。”《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臣前日备员政府,所当共议。”
(2).用作任职或任事的自谦词。《史记·平原君列传》:“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 汉 刘向 《列女传·赵津女娟》:“妾居 河 齐 之间。世习舟檝之事,愿备员持檝。” 宋 秦观 《祭洞庭文》:“顷缘幸会,尝厠朝列,备员儒馆,承乏史臣。”《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臣前日备员政府,所当共议。”
《漢語大詞典》:备至(備至)
(1).俱至;齐至。《书·洪范》“五者来备” 孔 传:“言五者备至,各以其序,则众草百物蕃滋廡丰也。”
(2).犹言至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慈兄鞠养,苦辛备至。”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雀鳅蛇蟹之异》:“﹝ 赵二 ﹞年五十,卧病踰年,艰饿备至,求死者屡矣。” 清 百一居士 《壶天灵》卷下:“﹝ 刘封翁 ﹞年五旬,得一子,珍爱备至。” 马南村 《燕山夜话·你知道“弹棋”吗》:“古人对弹棋赞扬备至。”
(3).完备周到。 唐 元稹 《如赠皇考皇妣文》:“慈训备至,不肖乃立。” 宋 岳飞 《奏辞镇南军承宣使第三状》:“輒陈恳愊,方切忧惶,復蒙天语之丁寧,告戒备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迎 曾 父母妻子於家,奉养备至。”
(2).犹言至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慈兄鞠养,苦辛备至。”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雀鳅蛇蟹之异》:“﹝ 赵二 ﹞年五十,卧病踰年,艰饿备至,求死者屡矣。” 清 百一居士 《壶天灵》卷下:“﹝ 刘封翁 ﹞年五旬,得一子,珍爱备至。” 马南村 《燕山夜话·你知道“弹棋”吗》:“古人对弹棋赞扬备至。”
(3).完备周到。 唐 元稹 《如赠皇考皇妣文》:“慈训备至,不肖乃立。” 宋 岳飞 《奏辞镇南军承宣使第三状》:“輒陈恳愊,方切忧惶,復蒙天语之丁寧,告戒备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迎 曾 父母妻子於家,奉养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