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2,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饬备
战备
备榜
备道
充备
备战
备足
整备
后备
备体
备仪
常备
丰备
备哉
器备
《漢語大詞典》:饬备(飭備)
犹完备。 宋 陆游 《贺寿成皇后笺》:“妇功飭备,母道含洪。”
分類:完备
《國語辭典》:战备(戰備)  拼音:zhàn bèi
1.军事装备。《左传。哀公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请以战备献,许之,遂作乱。」《荀子。王霸》:「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脩战备。」
2.为参战所做的准备。宋。杨万里〈论兵下〉:「陇西诸郡迫近羌胡,民习战备,故风声气俗,高尚武勇。」
《漢語大詞典》:备榜(備榜)
即“副榜”。元史·选举志:“举人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録及县教諭。”
《漢語大詞典》:备道(備道)
(1).完美的治世方法。管子·兵法:“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
(2).谓备诸道于一身。如: 宋宁宗 谥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见宋史·宁宗纪四
(3).详尽述说。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殷 笑而释之,归寓向夫人备道相笑。”
《漢語大詞典》:充备(充備)
(1).参预;充当。 汉 蔡邕 《让尚书乞在闲冗表文》:“遂用臣 邕 充备机密。” 唐 元稹 《高釴授起居郎》:“尚书郎亦有会计奏议之重,非博达精究之才,其可以充备兹选乎?”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又於进士中,亦选一二人充备。”
(2).充满;具备。后汉书·宦者传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 宋 叶适 《六安县新学记》:“至后世之学,乃以充备盛德为圣人。”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猿》:“凡人世所珍,靡不充备。”
《國語辭典》:备战(備戰)  拼音:bèi zhàn
准备作战。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准备。如:「全民备战」。
《漢語大詞典》:备足(備足)
犹言俱全,齐备。后汉书·寇恂传:“ 寇恂 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涟水:“石色黑而理若云母,开发一重,輒有鱼形,鳞鬐首尾,宛若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书·洪范》“五者来备” 唐 孔颖达 疏:“五者於是来皆备足,须风则风来,须雨则雨来,其来各以次序。”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下》:“《雪浪斋日记》云:为诗……欲法度备足,当看 杜子美 。”
分類:齐备
《國語辭典》:整备(整備)  拼音:zhěng bèi
1.准备。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整备著精皮肤吃顿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当时整备离店,行不多路,却遇著黄平之抬轿来。」
2.指军事上的整理配备。
《國語辭典》:后备(後備)  拼音:hòu bèi
事先准备,以待不时之需。也指备用的人员或物资。如:「他负责培训后备人员。」《清史稿。卷四二二。列传。王发桂》:「贼渡河偪近畿辅,疏请蒐简军实,选精锐为后备,并蠲贫民房税,抚流亡以安人心。」
《漢語大詞典》:备体(備體)
犹齐备;完整。管子·君臣下:“上尊而民顺,财厚而备足,四者备体,顷时而王不难矣。” 尹知章 注:“谓备具而成体。”宋书·礼志三:“夫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闕略。”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以闕如。”
分類:齐备完整
《骈字类编》:备仪(备仪)
令狐楚碑文:礼以备仪,诚以致美。
《漢語大詞典》:常备(常備)
经常准备。 许地山 《缀网劳蛛》:“ 妥娘 ,你上楼去把我们那个‘常备药箱’捧下来。”
《骈字类编》:丰备(丰备)
书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传:财丰备。左传: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 北史齐文宣帝纪:诏丘郊禘祫时祭,皆市取少牢,不得刲割,有司监视,必令丰备。 李华含元殿赋:玉烛内融,则嘉盛丰备;太阳临照,而天下文明。
《骈字类编》:备哉(备哉)
班固典引:备哉粲烂,真圣明之式。
《漢語大詞典》:器备(器備)
器物,器具。左传·襄公五年:“ 季文子 卒……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於公室也。” 杜预 注:“器备,谓珍宝甲兵之物。”《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即至,再旬而王师济 汉 ,器备车徒,皆若素具。”
分類:器物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