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4,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备战
备足
整备
后备
备体
备仪
常备
丰备
备哉
器备
备多
备办
岁备
备问
行备
《國語辭典》:备战(備戰)  拼音:bèi zhàn
准备作战。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准备。如:「全民备战」。
《漢語大詞典》:备足(備足)
犹言俱全,齐备。后汉书·寇恂传:“ 寇恂 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涟水:“石色黑而理若云母,开发一重,輒有鱼形,鳞鬐首尾,宛若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书·洪范》“五者来备” 唐 孔颖达 疏:“五者於是来皆备足,须风则风来,须雨则雨来,其来各以次序。”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下》:“《雪浪斋日记》云:为诗……欲法度备足,当看 杜子美 。”
分類:齐备
《國語辭典》:整备(整備)  拼音:zhěng bèi
1.准备。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整备著精皮肤吃顿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当时整备离店,行不多路,却遇著黄平之抬轿来。」
2.指军事上的整理配备。
《國語辭典》:后备(後備)  拼音:hòu bèi
事先准备,以待不时之需。也指备用的人员或物资。如:「他负责培训后备人员。」《清史稿。卷四二二。列传。王发桂》:「贼渡河偪近畿辅,疏请蒐简军实,选精锐为后备,并蠲贫民房税,抚流亡以安人心。」
《漢語大詞典》:备体(備體)
犹齐备;完整。管子·君臣下:“上尊而民顺,财厚而备足,四者备体,顷时而王不难矣。” 尹知章 注:“谓备具而成体。”宋书·礼志三:“夫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闕略。”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以闕如。”
分類:齐备完整
《骈字类编》:备仪(备仪)
令狐楚碑文:礼以备仪,诚以致美。
《漢語大詞典》:常备(常備)
经常准备。 许地山 《缀网劳蛛》:“ 妥娘 ,你上楼去把我们那个‘常备药箱’捧下来。”
《骈字类编》:丰备(丰备)
书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传:财丰备。左传: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 北史齐文宣帝纪:诏丘郊禘祫时祭,皆市取少牢,不得刲割,有司监视,必令丰备。 李华含元殿赋:玉烛内融,则嘉盛丰备;太阳临照,而天下文明。
《骈字类编》:备哉(备哉)
班固典引:备哉粲烂,真圣明之式。
《漢語大詞典》:器备(器備)
器物,器具。左传·襄公五年:“ 季文子 卒……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於公室也。” 杜预 注:“器备,谓珍宝甲兵之物。”《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即至,再旬而王师济 汉 ,器备车徒,皆若素具。”
分類:器物器具
《骈字类编》:备多(备多)
汉书高帝纪:辕生说汉王曰:汉与楚相距荣阳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关,项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息。使韩信等得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息,复与之战,破之必矣。孙子: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我所与战者寡矣。
《國語辭典》:备办(備辦)  拼音:bèi bàn
预备、办置。《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十两银子,就算我与你的,你拿去备办罢。」《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吃什么好,早说给他们备办去。」
《骈字类编》:岁备(岁备)
唐 于尹躬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 司天为岁备,持简出人群。
《漢語大詞典》:备问(備問)
详细询问。《水浒传》第五九回:“ 宋江 备问城中之事。”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上:“备问有何苦情,从实申详。”
《漢語大詞典》:行备(行備)
出行的准备。晋书·礼志中:“ 泰始 二年八月,詔曰:‘思慕烦毒,欲诣陵瞻侍,以尽哀愤。主者具行备。’”
具备高尚的德行。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内能正己,外能正人,内外行备,孝道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