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4,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备豫
备器
兵备
周备
纯备
备悉
完备
全备
备述
足备
备论
宜备
防备
警备
圆备
《漢語大詞典》:备豫(備豫)
亦作“ 备预 ”。 防备;准备。左传·文公六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得其消息·乞速告臣,使得备豫。” 宋 范仲淹 《陈乞邓州状》:“臣以戎情未测,备预当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惟厥先民,备豫谆谆,孰敢侮予。”
分類:防备准备
《骈字类编》:备器(备器)
国语:财以备器,乐以殖财。
《国语辞典》:兵备(兵备)  拼音:bīng bèi
军事措施和武器装备。《逸周书。卷一。籴匡解》:「兵备不制、民利不淫。」也称为「军备」。
《國語辭典》:周备(周備)  拼音:zhōu bèi
周详完备。如:「登山前须有周备的计画、齐全的装备,以避免意外发生。」
《漢語大詞典》:纯备(純備)
纯正完备。荀子·正论:“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后汉书·班固传:“廉清修絜,行能纯备。”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世:“三材纯备,三公之任也。” 章炳麟 《五无论》:“生物进化,未有尽期。今之人虽多贼杀,千百世后,或者道德纯备之人,何必以灭絶人类为志也?”
分類:纯正完备
《國語辭典》:备悉(備悉)  拼音:bèi xī
完全知道。多为书信上用语。《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
《國語辭典》:完备(完備)  拼音:wán bèi
完整齐备。《三国演义》第八三回:「权从之,命人连夜筑坛完备,大会百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等衙门文卷叠成,银子交库给主及零星使用,多完备了,然后起程。」
《漢語大詞典》:全备(全備)
齐备;完整。 宋 王柏 《天地万物造化论》:“惟生乎 齐州 ,乃中国禀太和,五性全备为无亏。”
《漢語大詞典》:备述(備述)
详尽叙说。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月朗 见 十娘 秃髻旧衫,惊问其故。 十娘 备述来因。”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示儿诗》自言辛勤三十年,始有此屋,而备述屋宇之塏爽,受誥封,所往还无非公卿大夫,以诱其勤学。”《花月痕》第三回:“这晚 采秋 回家,听那丫鬟备述 荷生 问答,便认定 吕仙阁 所遇见的定是 韩荷生 。”
《漢語大詞典》:足备(足備)
齐备。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 如州 东仁和店, 新门里 会仙楼正店,常有百十分厅舘动使,各各足备,不尚少闕一件。”《元典章·户部上·押运》:“今后应合起运赴部诸物,当该提调正官与所委押运官,眼同点检足备。”
分類:齐备
《漢語大詞典》:备论(備論)
(1).详细叙列。 晋 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其有疑错,则备论而闕之,以俟后贤。”
(2).详细论述。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备论者也。” 唐 司马贞 《三皇本纪》:“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 宋 陈亮 《酌古论三·诸葛孔明下》:“吾愤 孔明 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分類:详细论述
《骈字类编》:宜备(宜备)
江淹为萧骠骑解严输黄钺表:兵扈难轻,义险宜备。
《國語辭典》:防备(防備)  拼音:fáng bèi
防范、戒备。如:「气象局已发布陆上台风警报,大家要加强防备。」《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西游记》第三二回:「教你们走路时,早晚间防备,你倒转赖在我身上。」
《國語辭典》:警备(警備)  拼音:jǐng bèi
1.警戒守备。《汉书。卷七○。陈汤传》:「南郡献白虎,边陲无警备。」也作「警守」。
2.军警机关基于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防止意外灾害事变等,所施行的警戒防备。
《國語辭典》:圆备(圓備)  拼音:yuán bèi
1.完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
2.完成、达成。《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且取出十两银子来,安在卓上,道:『起动你们,亲事圆备。』」
3.团圆。元。关汉卿〈侍香金童。春闺院宇套。神仗儿煞〉:「不求富贵豪奢,只愿得夫妻每早早圆备者。」
4.康复。元。马致远〈寿阳曲。相思病〉曲:「相思病,怎地医。只除是有情人调理,相偎相抱诊脉息。不服药自然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