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4,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备载
必备
毕备
备知
备言
备录
堤备
责备
备闻
备历
严备
明备
备官
备尽
设备
《漢語大詞典》:备载(備載)
尽装载;满装载。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 晏子 入朝,公色不説,故 晏子 归,备载……东耕海滨。” 唐 韩愈 《送穷文》:“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粮,日吉辰良,利行四方。”
详细记载。晋书·裴秀传:“惟有 汉 氏《舆地》《括地》诸杂图,各不设分率,又不考正準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 张天翼 《欢迎会》:“如此之事,不胜枚举,不--不--不胜备载。”
《國語辭典》:必备(必備)  拼音:bì bèi
必须具备。如:「急救箱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必备用品。」《清史稿。卷五○七。畴人列传二。罗士琳列传》:「大旨皆以加、减、乘、除、开方、带分六例为问,每门必备此例,略简易而详繁难,尤于自来算书所无者,必设二问以明之。」
分類:必备必须
《漢語大詞典》:毕备(畢備)
全都具备;完备。礼记·月令:“﹝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闔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 孙希旦 集解“毕备,谓寝庙之闔扇皆备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黄》:“堂西间门,剨然而开,饭食毕备,皆在西间。” 清 欧阳巨源 《〈官场现形记〉序》:“开卷一过,凡神 禹 所不能铸之於鼎, 温嶠 所不能烛之於犀者,无不毕备。”
分類:完备
《漢語大詞典》:备知(備知)
周知;尽知。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盖彼不备知圣人之道,而以所窥於老氏者为同乎,於是作《太玄》以拟而无慙也。”
分類:周知尽知
《國語辭典》:备言(備言)  拼音:bèi yán
清楚讲明。《西游记》第二二回:「二人又到高岸,见了唐僧,备言难捉。」
分類:详说
《漢語大詞典》:备录(備録)
详细记录;全部记载。 宋 苏洵 《议修礼书状》:“欲乞备録闻奏。”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餘中:“气骨咸自錚錚,不能备録。”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其事其诗,俱足千古,惜太长,不能备録。”
《國語辭典》:堤备(隄備)  拼音:tí bèi
1.防备。《三国演义》第一二回:「黄邵不及堤备,被李典生擒活捉过来。」《水浒传》第二○回:「安排大小船只,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厮杀,好做堤备,不在话下。」
2.堤防的守护。《六部成语注解。兵部》:「堤备不严:堤防守护上的事情松懈了并不严紧。」
分類:防备
《國語辭典》:责备(責備)  拼音:zé bèi
1.要求做到完美的地步,而没有缺点。《淮南子。氾论》:「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赞曰》:「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
2.责罚。《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著实教训了一顿。」《红楼梦》第五八回:「众人皆知他们不能针黹,不惯使用,皆不大责备。」
《漢語大詞典》:备闻(備聞)
尽知。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 蜀侯 见禽於 秦 , 公孙述 授首於 汉 ,九州之险,是非一姓。此皆诸君所备闻也。”《文选·鲍照〈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 李周翰 注:“两 汉 都两京,各十餘帝,其中情事,尽已知之。”隋书·高祖纪上:“民间情伪,咸欲备闻。”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备闻古 夔 龙 ,密勿 金华省 。”
分類:尽知
《骈字类编》:备历(备历)
南部新书:蜀东、西川之人,互相轻薄。西川人言:梓州乃我东门草市。柳仲郢为东川节度,曰:吾立朝三十年,清华备历,今日始得为西川作市令。闻者皆笑之。
《漢語大詞典》:严备(嚴備)
严密戒备。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大破 琼 等,皆斩之” 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今 袁 氏輜重有万餘乘,在 故市 、 乌巢 ,屯军无严备。”晋书·谢琰传:“羣贼鋭进,人情震骇,咸以宜持重严备……分兵设伏以待之。”
分類:严密戒备
《漢語大詞典》:明备(明備)
明确完备。 宋 苏洵 《衡论下·申法》:“律令之所禁画一明备,虽妇人孺子皆知畏避。” 明 李东阳 《京都十景诗》序:“今承平既久,民物繁庶,制度明备。”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上》:“迹其学校规制,大略相同,而 德国 尤为明备。”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简要,欲其易诵也;繁条,欲其明备也。”
分類:明确完备
《漢語大詞典》:备官(備官)
(1).居官。后常用作任职的自谦之词,谓自己虚在官位,聊以充数。国语·鲁语下:“ 鲁 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邪?”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窃食累朝,备官儒馆。”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愚不更事物之变,备官节下,以身得察以左右。”
(2).设官。管子·牧民:“审於时而察於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为君也。”
《漢語大詞典》:备尽(備盡)
周备详尽。 唐 韩愈 《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臣才识浅薄,词艺荒芜,所撰碑文,不能备尽事跡。”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至 太宗 皇帝,始搜罗法书,备尽求访。” 明 瞿佑 归田诗话·淮西碑:“然 李义山 与 昌黎 相去不远,其《读淮西碑》长篇至五十餘句,称赞备尽。”
分類:周备详尽
《國語辭典》:设备(設備)  拼音:shè bèi
1.建筑或器物的设置或配备。如:「本校设备完善。」
2.设置军备防禦敌人。《左传。桓公十三年》:「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
3.设立、设置。汉。桓宽《盐铁论。刑德》:「今刑法设备而民犹犯之,况无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