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下一页
空处天定
识处天定
无所有处天定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
菩萨处母胎故地动
在处利益
虚空处次第定
识处次第定
无所有处次第定
形处转变
识无边处地
非非想处地
知是处非处智力
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佛类词典(续上)
处无心定空处天定
识处天定
无所有处天定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
菩萨处母胎故地动
在处利益
虚空处次第定
识处次第定
无所有处次第定
形处转变
识无边处地
非非想处地
知是处非处智力
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处无心定
【三藏法数】
谓入无想定或灭尽定,虽受想心灭,出入息断,而此识不灭,是名处无心定。(无心定者,即无想天定也。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身證此定,即阿罗汉所證之定也。)
谓入无想定或灭尽定,虽受想心灭,出入息断,而此识不灭,是名处无心定。(无心定者,即无想天定也。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身證此定,即阿罗汉所證之定也。)
空处天定
【三藏法数】
空即虚空也。谓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色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惟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鸟出笼,飞腾自若,是名空处天定。
空即虚空也。谓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色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惟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鸟出笼,飞腾自若,是名空处天定。
识处天定
【三藏法数】
识,即心也。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是名识处天定。
识,即心也。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是名识处天定。
无所有处天定
【三藏法数】
谓离上空处、识处,故名无所有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是名无所有处天定。
谓离上空处、识处,故名无所有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是名无所有处天定。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
【三藏法数】
谓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谓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菩萨处母胎故地动
【三藏法数】
经云: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来处母胎,是时地亦大动。(梵语兜率,华言知足。佛在兜率天时,称为菩萨。)
经云: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来处母胎,是时地亦大动。(梵语兜率,华言知足。佛在兜率天时,称为菩萨。)
在处利益
【三藏法数】
谓此珠所在之处,人无夭阏,不相杀害,离诸瞋恚,常自和悦也。
谓此珠所在之处,人无夭阏,不相杀害,离诸瞋恚,常自和悦也。
虚空处次第定
【三藏法数】
谓人修禅定,从色界入无色界。则灭一切色相,不念种种异相,入无边虚空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灭一切色相者,谓灭根境可见、可对一切色相也。既得四禅定已,犹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于是心求出离,灭一切色相,而修虚空处定,心与虚空之法相应,则不念种种异相也。)
谓人修禅定,从色界入无色界。则灭一切色相,不念种种异相,入无边虚空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灭一切色相者,谓灭根境可见、可对一切色相也。既得四禅定已,犹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于是心求出离,灭一切色相,而修虚空处定,心与虚空之法相应,则不念种种异相也。)
识处次第定
【三藏法数】
谓人修禅定,既得虚空处定已,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则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过一切无边虚空处者,既入识处,则超过虚空处也。)
谓人修禅定,既得虚空处定已,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则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过一切无边虚空处者,既入识处,则超过虚空处也。)
无所有处次第定
【三藏法数】
无所有处者,即不缘一切内外境界也。谓人修禅定,既得识处定已,三世心识,无量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所缘之识,转心缘无所有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内外境者,内即识处,外即虚空处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无所有处者,即不缘一切内外境界也。谓人修禅定,既得识处定已,三世心识,无量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所缘之识,转心缘无所有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内外境者,内即识处,外即虚空处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形处转变
【三藏法数】
形处即四大诸根形质之处也。外道见其形质随时变异,衰谢不常,遂计为转变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形处即四大诸根形质之处也。外道见其形质随时变异,衰谢不常,遂计为转变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识无边处地
【三藏法数】
识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二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三世之识,悉现定中。住于此定,清净寂静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识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二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三世之识,悉现定中。住于此定,清净寂静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非非想处地
【三藏法数】
非非想处地者,非前识处之有想,非无所有处之无想,即无色界第四天也。谓此天厌无所有处如痴,故舍之,而入非非想处定。住于此定,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也。
非非想处地者,非前识处之有想,非无所有处之无想,即无色界第四天也。谓此天厌无所有处如痴,故舍之,而入非非想处定。住于此定,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也。
知是处非处智力
【三藏法数】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三藏法数】
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有漏行者,谓六道众生,由身口意所作业行,而漏落生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无漏行者,谓一乘修戒定慧道品之行,而不漏落生死也。)
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有漏行者,谓六道众生,由身口意所作业行,而漏落生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无漏行者,谓一乘修戒定慧道品之行,而不漏落生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