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十遍处定
十种念处
十种方便学处
三念处
三处木叉
三处传心
三处入法界
三处阿兰若
三种念处
三种四念处
四处十六会
五念处
五处供养
五处真言
佛类词典(续上)
十念处十遍处定
十种念处
十种方便学处
三念处
三处木叉
三处传心
三处入法界
三处阿兰若
三种念处
三种四念处
四处十六会
五念处
五处供养
五处真言
十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常观念十境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境界念处,阿兰若念处,都邑念处,名闻利养念处,如来学问念处,断诸烦恼念处是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谓之十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也。二受念处,对于六根六尘有所领纳,谓之受,受念处者,为观受悉是苦也。三心念处,观心为一切善恶之本,能爱护之,能调伏之也。四法念处,法为意根所起之法,于贪瞋等之恶法断除之,于慈悲等之善法爱乐之也。五境界念处,于诸可意不可意之境界观察其虚伪之相不生贪恚也。六阿兰若念处,阿兰若译曰闲静处,又作无诤处,为比丘之住处,菩萨住阿兰若念欲修如理之寂静行诤行也。七都邑聚落念处,若入都邑聚落,念欲远离博奕酒肆歌舞等一切之非行也。八名闻利养念处,于名闻利养之处观其假相,一念不起执著之心也。九如来学门念处,念如来所学之法门常勤修之也。十断诸烦恼念处,念欲修习正智,断一切之烦恼也。见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所时常观念的十种境界,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境界念处、阿兰若念处、都邑念处、名闻利养念处、如来学问念处、断诸烦恼念处。
(名数)菩萨常观念十境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境界念处,阿兰若念处,都邑念处,名闻利养念处,如来学问念处,断诸烦恼念处是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于十种法常自观察,谓之十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也。二受念处,对于六根六尘有所领纳,谓之受,受念处者,为观受悉是苦也。三心念处,观心为一切善恶之本,能爱护之,能调伏之也。四法念处,法为意根所起之法,于贪瞋等之恶法断除之,于慈悲等之善法爱乐之也。五境界念处,于诸可意不可意之境界观察其虚伪之相不生贪恚也。六阿兰若念处,阿兰若译曰闲静处,又作无诤处,为比丘之住处,菩萨住阿兰若念欲修如理之寂静行诤行也。七都邑聚落念处,若入都邑聚落,念欲远离博奕酒肆歌舞等一切之非行也。八名闻利养念处,于名闻利养之处观其假相,一念不起执著之心也。九如来学门念处,念如来所学之法门常勤修之也。十断诸烦恼念处,念欲修习正智,断一切之烦恼也。见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所时常观念的十种境界,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境界念处、阿兰若念处、都邑念处、名闻利养念处、如来学问念处、断诸烦恼念处。
十遍处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一切处同。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證、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也。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也。)
〔一、青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故名青遍一切处定。
〔二、黄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故名黄遍一切处定。
〔三、赤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故名赤遍一切处定。
〔四、白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故名白遍一切处定。
〔五、地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地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地遍一切处定。
〔六、水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水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水遍一切处定。
〔七、火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火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火遍一切处定。
〔八、风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风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风遍一切处定。
〔九、空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空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空遍一切处定。
〔十、识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识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识遍一切处定。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一切处同。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證、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也。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也。)
〔一、青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故名青遍一切处定。
〔二、黄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故名黄遍一切处定。
〔三、赤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故名赤遍一切处定。
〔四、白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故名白遍一切处定。
〔五、地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地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地遍一切处定。
〔六、水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水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水遍一切处定。
〔七、火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火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火遍一切处定。
〔八、风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风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风遍一切处定。
〔九、空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空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空遍一切处定。
〔十、识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识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识遍一切处定。
十种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念处)
(名数)(参见:十念处)
十种方便学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种方便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十种方便戒。
(名数)十种方便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十种方便戒。
三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旧译曰三念处,新译曰三念住。(参见:三念住)。【又】三种四念处之略称。(参见:四念处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处谓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忧,是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于众生虽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喜,是为第二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舍心于一切时利益众生,而无有利益众生之念,是为第三念处。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念住)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
一、不一心听法不以为忧 佛智了达,不一心听法之人,平等法界中减退相,毕竟不可得,故无忧相也。
二、听者一心不以为喜 佛智了达,听者平等法界中增进相,毕竟不可得,故无喜相也。
三、常行舍心 佛智了达,一切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故于一切言说利益众生中,常行舍心也。故金刚般若经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名数)旧译曰三念处,新译曰三念住。(参见:三念住)。【又】三种四念处之略称。(参见:四念处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处谓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忧,是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于众生虽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喜,是为第二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舍心于一切时利益众生,而无有利益众生之念,是为第三念处。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念住)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
一、不一心听法不以为忧 佛智了达,不一心听法之人,平等法界中减退相,毕竟不可得,故无忧相也。
二、听者一心不以为喜 佛智了达,听者平等法界中增进相,毕竟不可得,故无喜相也。
三、常行舍心 佛智了达,一切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故于一切言说利益众生中,常行舍心也。故金刚般若经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三念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之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第一念住,众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见俱舍论二十七。【又】谓三念处。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念处,佛大慈大悲,为了摄化众生,时常安住在三种之念中。第一念住是众生信佛佛也不生欢喜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第二念住是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第三念住是同时有一类众生信佛一类众生不信佛,佛知道了也不生欢喜与忧戚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
(名数)佛之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第一念住,众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也。见俱舍论二十七。【又】谓三念处。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念处,佛大慈大悲,为了摄化众生,时常安住在三种之念中。第一念住是众生信佛佛也不生欢喜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第二念住是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第三念住是同时有一类众生信佛一类众生不信佛,佛知道了也不生欢喜与忧戚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之中。
三处木叉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木叉为戒。三处木叉者,身口意三处之戒也。
(术语)木叉为戒。三处木叉者,身口意三处之戒也。
三处传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禅宗也。世尊三处传心于迦叶:一灵山之拈花微笑,一于多子塔分半座,一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禅宗象鉴曰:「世尊三处传心者为禅旨,一代所说者为教门。故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说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经,其出处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双树下出足事,诸经虽有其事而如五灯会元所「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曾无之,但如是禅家公案因缘,常底之事,取其意可也。
(名数)谓禅宗也。世尊三处传心于迦叶:一灵山之拈花微笑,一于多子塔分半座,一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禅宗象鉴曰:「世尊三处传心者为禅旨,一代所说者为教门。故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说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经,其出处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双树下出足事,诸经虽有其事而如五灯会元所「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曾无之,但如是禅家公案因缘,常底之事,取其意可也。
三处入法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界为华严经所證之理,犹法华言实相。声闻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如法华之入理,有三周之别,菩萨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则华严之入理亦有三处之别:一、十住初心入法界,是上根之菩萨于初住證法界之理者。二、回向终心入法界,是中根之菩萨于十回向之满位證法界之理者。三、初地入法界,是下根之菩萨至初地之位,證法界之理者。见华严大疏七。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法界,即一切众生本有之心,诸佛所證平等之理也,而云三处入者,由菩萨根有利钝,行有浅深,故所證入先后不定,遂分三处也。
〔一、十住初心入法界〕,谓利根菩萨,即于初住位中,破无明惑,證入法界平等之理,得不退转,是名十住初心入法界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回向终心入法界〕,谓菩萨于十回向后,心众行纯熟,證入法界,是名回向终心入法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初地入法界〕,谓菩萨于前行向中,功德具足,至于初地,即得證入法界;乃了三德圆融,三身自在,是名初地入法界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
(名数)法界为华严经所證之理,犹法华言实相。声闻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如法华之入理,有三周之别,菩萨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则华严之入理亦有三处之别:一、十住初心入法界,是上根之菩萨于初住證法界之理者。二、回向终心入法界,是中根之菩萨于十回向之满位證法界之理者。三、初地入法界,是下根之菩萨至初地之位,證法界之理者。见华严大疏七。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法界,即一切众生本有之心,诸佛所證平等之理也,而云三处入者,由菩萨根有利钝,行有浅深,故所證入先后不定,遂分三处也。
〔一、十住初心入法界〕,谓利根菩萨,即于初住位中,破无明惑,證入法界平等之理,得不退转,是名十住初心入法界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回向终心入法界〕,谓菩萨于十回向后,心众行纯熟,證入法界,是名回向终心入法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初地入法界〕,谓菩萨于前行向中,功德具足,至于初地,即得證入法界;乃了三德圆融,三身自在,是名初地入法界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
三处阿兰若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种之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有三类:一名达摩阿兰若,即此所明者也。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起作义,因名其处,为法阿兰若处,此中处者,即菩提场中是也。二名摩登伽阿兰若,谓冢间处,要去村落一俱卢舍,大牛吼声所不及处者也。三名檀陀伽阿兰若,谓沙碛之处也。碛音迁历反。」
(名数)三种之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有三类:一名达摩阿兰若,即此所明者也。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起作义,因名其处,为法阿兰若处,此中处者,即菩提场中是也。二名摩登伽阿兰若,谓冢间处,要去村落一俱卢舍,大牛吼声所不及处者也。三名檀陀伽阿兰若,谓沙碛之处也。碛音迁历反。」
三种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性念处,缘无生之空理而断烦恼者,如慧解脱是也。二、共念处,由性念处而具得三明六通者,即具解脱是也。三、缘念处,由三藏经十二部经而悟达者,即大罗汉是也。
(名数)一、性念处,缘无生之空理而断烦恼者,如慧解脱是也。二、共念处,由性念处而具得三明六通者,即具解脱是也。三、缘念处,由三藏经十二部经而悟达者,即大罗汉是也。
三种四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念处)
(名数)(参见:四念处)
四处十六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处者一为王舍城之鹫峰山,二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三为他化自在天宫,四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于鹫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于鹫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同为此会。但品有开合。文稍略,又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三会自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之五十九卷,又说于鹫峰山。与第二会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四会自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之十八卷,亦说于鹫峰山。唯最后随顺品中之文,与前三会不同,苻秦昙摩蜱译之摩诃般若钞经,吴支谦译之大明度无极经,支娄迦谶译之道行,罗什译之小品,宋施护译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法贤译之佛母宝德藏般若。共为此会。第五会自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之十卷,亦说于鹫峰山。较第四分,则更略。第六会自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卷之八卷,亦说于鹫峰山。有十七品。与前分全别。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为此会。第七会五百七十四,五百七十五之两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曼殊室利分。曼陀仙,僧伽婆罗译之二部文殊般若。为此会。又此会收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第八会五百七十六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那伽室利分。刘宋翔公译之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为此会。第九会五百七十七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能断金刚分。罗什,菩提留支,真谛译之金刚般若经,玄奘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为此会。第十会五百七十八之一卷,说于他化自在天宫,谓之般若理趣分。与密部之理趣经同本,而咒不同。第十一会自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三之五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布施波罗蜜分。第十二会自五百八十四至五百八十八之五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净戒波罗蜜多分。第十三会五百八十九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安忍波罗蜜多分。第十四会五百九十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精进波罗蜜多分。第十五会五百九十一及五百九十二之两卷,说于鹫峰山。谓之静虑波罗蜜多分,第十六会自五百九十三至第六百卷之八卷,说于竹林精舍白鹭池之侧。谓之般若波罗蜜多分,其他有小经数部,要之大般若以外现存之诸经,皆在此中。但仁王般若经不摄于十六会。玆将本经之撰述列之如下。大般若经通关法六卷(宋永隆排定),大般若经理趣分述赞三卷(唐沙门基撰),般若纲要十卷(葛彗葛鼎提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般若经之说会也。(参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附录。
(术语)四处者一为王舍城之鹫峰山,二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三为他化自在天宫,四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于鹫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于鹫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同为此会。但品有开合。文稍略,又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三会自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之五十九卷,又说于鹫峰山。与第二会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四会自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之十八卷,亦说于鹫峰山。唯最后随顺品中之文,与前三会不同,苻秦昙摩蜱译之摩诃般若钞经,吴支谦译之大明度无极经,支娄迦谶译之道行,罗什译之小品,宋施护译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法贤译之佛母宝德藏般若。共为此会。第五会自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之十卷,亦说于鹫峰山。较第四分,则更略。第六会自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卷之八卷,亦说于鹫峰山。有十七品。与前分全别。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为此会。第七会五百七十四,五百七十五之两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曼殊室利分。曼陀仙,僧伽婆罗译之二部文殊般若。为此会。又此会收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第八会五百七十六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那伽室利分。刘宋翔公译之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为此会。第九会五百七十七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能断金刚分。罗什,菩提留支,真谛译之金刚般若经,玄奘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为此会。第十会五百七十八之一卷,说于他化自在天宫,谓之般若理趣分。与密部之理趣经同本,而咒不同。第十一会自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三之五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布施波罗蜜分。第十二会自五百八十四至五百八十八之五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净戒波罗蜜多分。第十三会五百八十九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安忍波罗蜜多分。第十四会五百九十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精进波罗蜜多分。第十五会五百九十一及五百九十二之两卷,说于鹫峰山。谓之静虑波罗蜜多分,第十六会自五百九十三至第六百卷之八卷,说于竹林精舍白鹭池之侧。谓之般若波罗蜜多分,其他有小经数部,要之大般若以外现存之诸经,皆在此中。但仁王般若经不摄于十六会。玆将本经之撰述列之如下。大般若经通关法六卷(宋永隆排定),大般若经理趣分述赞三卷(唐沙门基撰),般若纲要十卷(葛彗葛鼎提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般若经之说会也。(参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附录。
五念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修罗王对于佛之说四念处而说五念处也。(参见:阿修罗)。
(术语)阿修罗王对于佛之说四念处而说五念处也。(参见:阿修罗)。
五处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言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之五者,常宜供养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们应对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等常作供养。
(名数)言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之五者,常宜供养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们应对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等常作供养。
五处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谓加持五处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见青龙轨上。
(真言)谓加持五处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见青龙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