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分1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菩萨最胜大三昧耶像
二处三会
七处善
七处八会
七处九会
七处平满相
八胜处
十一切处
八福生处
十二处
十八生处
十八明处
佛类词典
一切处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菩萨最胜大三昧耶像
二处三会
七处善
七处八会
七处九会
七处平满相
八胜处
十一切处
八福生处
十二处
十八生处
十八明处
一切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遍处。禅定之名。以所观之境,周遍于一切处也。有十种。名十一切处,又云十遍处。见法界次第下,三藏法数三十八。
(术语)又名遍处。禅定之名。以所观之境,周遍于一切处也。有十种。名十一切处,又云十遍处。见法界次第下,三藏法数三十八。
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四摄菩萨真言也。(参见:四摄菩萨)
(真言)四摄菩萨真言也。(参见:四摄菩萨)
一生补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弥勒),【又】,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于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乃至至于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梵Eka-ja%ti-pratibuddha。
【佛学常见辞汇】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术语)(参见:弥勒),【又】,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于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乃至至于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證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梵Eka-ja%ti-pratibuddha。
【佛学常见辞汇】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一生补处菩萨最胜大三昧耶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称三十臂之弥勒菩萨。(参见:弥勒)
(图像)称三十臂之弥勒菩萨。(参见:弥勒)
二处三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之说会也。二处者,灵山与虚空,三会者,自初至宝塔品之半,在灵山说,故曰灵山会。自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神力品之终坐于虚空中之多宝塔中,又佛以神力使大众亦在虚空,故曰虚空会。嘱累品已下由塔出还本座说,故曰复灵山会。
(术语)法华经之说会也。二处者,灵山与虚空,三会者,自初至宝塔品之半,在灵山说,故曰灵山会。自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神力品之终坐于虚空中之多宝塔中,又佛以神力使大众亦在虚空,故曰虚空会。嘱累品已下由塔出还本座说,故曰复灵山会。
七处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法之名。一观色为苦,二观色为集,三观色为灭,四观色为道,五观色为爱味,六观色为过患,七观色为出离。前四种观色之四谛,色爱味之言,重观色之集。色过患之言,重观色之苦,色出离之言,重观色之灭谛。如是受想行识各七,故为三十五也。不过七,故但曰七处善。见婆沙论百八十三,俱舍光记二十三。
(术语)观法之名。一观色为苦,二观色为集,三观色为灭,四观色为道,五观色为爱味,六观色为过患,七观色为出离。前四种观色之四谛,色爱味之言,重观色之集。色过患之言,重观色之苦,色出离之言,重观色之灭谛。如是受想行识各七,故为三十五也。不过七,故但曰七处善。见婆沙论百八十三,俱舍光记二十三。
七处八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十卷之华严经,七处八会之说也。(参见:华严经)
(术语)六十卷之华严经,七处八会之说也。(参见:华严经)
七处九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十卷华严经,七处九会之说也。(参见:华严经)
(术语)八十卷华严经,七处九会之说也。(参见:华严经)
七处平满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两足下,两手,两肩及顶中之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三藏法数】
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两足下,两手,两肩及顶中之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三藏法数】
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八胜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之八种禅定也。是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但以行人之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谛观一死尸而至于十百千万之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观一切之胖胀,观广大之外色清净谓为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观道渐为胜妙,虽观外色,而内心不存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少之义,如第一胜处,又观净不净亦如初。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不留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多之义,如第二胜处,观净不净如前。以上四者,净不净杂观也(俱舍说唯净观)。五、青胜处,观外之青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于所见之青相,不起法爱也。六、黄胜处,观黄色而不起法执,如青胜处。七、赤胜处,观赤色如青胜处。八、白胜处,观白色如青胜处(今四色以为胜处者,依智度论俱舍论,若依璎珞经,则以四大为四胜处,以上四者唯净观也,凡观净色,必远离不净色也)此八胜处之相,与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同,盖前二胜处,如第一解脱,次二胜处如第二解脱,后四胜处如第三解脱,然则云何重说之?曰:为使八解脱之观心,自在胜妙,对于所缘,不起执惑,进修此八胜处也。譬之人之乘马,能破前阵(八解脱)亦能自制其马(八胜处)也。俱舍论二十九曰:「胜处有八: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中略)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为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大智度论作譬云:如人乘马能破前阵,亦能自制其马,故名胜处也,亦名八除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此三者为远离三界贪爱之一具禅定也。(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八种能引发胜知胜见以便舍弃贪爱的禅定,因它是引发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叫做胜处,即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八背舍)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密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三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三禅不立胜处者,以三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观于内身色相既熟,则观外色,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青瘀、剥落,亦复如是,故云外观色多。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云云(同前)。
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谓行人入三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观内身色相既无,则外观色相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千万死尸,若观一胖胀,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剥落,亦复如是。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乃至于丑色中,心不瞋恚,等文(同前)。
盖行人为欲界烦恼难破,故于第二禅中,重修第三第四胜处。除灭欲界烦恼,令无遗馀,亦令观道增进,牢固不失,二力转胜也。
五、青胜处 谓行人观青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青色,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六、黄胜处 谓行人观黄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黄色,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七、赤胜处 谓行人观赤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赤色,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八、白胜处 谓行人观白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白色,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
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三、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三禅不立胜处者,以三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八色光明者,谓见地色如黄白净地;见水色如渊中澄清之水;见火色如无烟薪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清风;见青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华;见赤色如春朝霞;见白色如珂雪也。)
〔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观于内身色相既熟,则观外色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青瘀剥落亦复如是。故云外观色多,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心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观内身色相既无,则外观色相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千万死尸;若观一胖胀,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剥落亦复如是。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盖行人为欲界烦恼难破,故于第二禅中重修第三、第四胜处,除灭欲界烦恼,令无遗馀,亦令观道增进牢固,不失工力转胜也。
〔五、青胜处〕,谓行人观青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青相,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六、黄胜处〕,谓行人观黄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黄相,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七、赤胜处〕,谓行人观赤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赤相,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八、白胜处〕,谓行人观白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白相,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名数)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之八种禅定也。是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但以行人之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谛观一死尸而至于十百千万之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观一切之胖胀,观广大之外色清净谓为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观道渐为胜妙,虽观外色,而内心不存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少之义,如第一胜处,又观净不净亦如初。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不留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多之义,如第二胜处,观净不净如前。以上四者,净不净杂观也(俱舍说唯净观)。五、青胜处,观外之青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于所见之青相,不起法爱也。六、黄胜处,观黄色而不起法执,如青胜处。七、赤胜处,观赤色如青胜处。八、白胜处,观白色如青胜处(今四色以为胜处者,依智度论俱舍论,若依璎珞经,则以四大为四胜处,以上四者唯净观也,凡观净色,必远离不净色也)此八胜处之相,与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同,盖前二胜处,如第一解脱,次二胜处如第二解脱,后四胜处如第三解脱,然则云何重说之?曰:为使八解脱之观心,自在胜妙,对于所缘,不起执惑,进修此八胜处也。譬之人之乘马,能破前阵(八解脱)亦能自制其马(八胜处)也。俱舍论二十九曰:「胜处有八: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中略)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为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大智度论作譬云:如人乘马能破前阵,亦能自制其马,故名胜处也,亦名八除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此三者为远离三界贪爱之一具禅定也。(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八种能引发胜知胜见以便舍弃贪爱的禅定,因它是引发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叫做胜处,即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八背舍)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密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三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三禅不立胜处者,以三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观于内身色相既熟,则观外色,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青瘀、剥落,亦复如是,故云外观色多。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云云(同前)。
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谓行人入三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观内身色相既无,则外观色相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千万死尸,若观一胖胀,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剥落,亦复如是。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乃至于丑色中,心不瞋恚,等文(同前)。
盖行人为欲界烦恼难破,故于第二禅中,重修第三第四胜处。除灭欲界烦恼,令无遗馀,亦令观道增进,牢固不失,二力转胜也。
五、青胜处 谓行人观青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青色,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六、黄胜处 谓行人观黄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黄色,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七、赤胜处 谓行人观赤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赤色,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八、白胜处 谓行人观白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白色,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
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三、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三禅不立胜处者,以三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八色光明者,谓见地色如黄白净地;见水色如渊中澄清之水;见火色如无烟薪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清风;见青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华;见赤色如春朝霞;见白色如珂雪也。)
〔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观于内身色相既熟,则观外色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青瘀剥落亦复如是。故云外观色多,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心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观内身色相既无,则外观色相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千万死尸;若观一胖胀,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剥落亦复如是。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盖行人为欲界烦恼难破,故于第二禅中重修第三、第四胜处,除灭欲界烦恼,令无遗馀,亦令观道增进牢固,不失工力转胜也。
〔五、青胜处〕,谓行人观青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青相,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六、黄胜处〕,谓行人观黄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黄相,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七、赤胜处〕,谓行人观赤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赤相,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八、白胜处〕,谓行人观白色照耀,胜于背舍八色光明中所见白相,亦不起法爱,故名胜处。
十一切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新曰十遍处。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之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也。十中之前八者,如前之第三净解脱,观色之清净,其所依之禅定亦如前,依第四禅定缘欲界之色也。后二者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为所依,缘其他受想行识之四蕴也。修观行者由解脱入于胜处,由胜处入于一切处,起于后后者胜于前前也。盖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之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之行相,又前之四一切处,青黄赤白一一观为无边,而思此青等以何者为其所依?知依于大种,故地水火风一一观为无边。复思此所觉之色,何所依而广大?知由于虚空,故次观虚空无边。又思此能觉之识,以何者为所依?知依于识,故次观识无边。此所依之识别无所依,故更无第九之遍处。见智度论二十一,俱舍论二十九,同颂疏二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学大辞典】
(名数)总合一切万有为一对象而观之,其方法有十种: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是也。若住于水想,则万有自身皆成流动之观。又曰十禅支,十遍处定。见法界次第十。详出八背舍项中。巴Kasin!a%yatana。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遍处,即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
【佛学次第统编】
大智度论云:「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通称一切处者,皆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亦名十一切入。」
一、青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也。
二、黄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也。
三、赤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也。
四、白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也。
五、地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地色,使遍一切处皆地色也。
六、水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水色,使遍一切处皆水色也。
七、火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火色,使遍一切处皆火色也。
八、风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风色,使遍一切处皆风色也。
九、空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所见空色,使遍一切处皆空也。
十、识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所见识色,使遍一切处皆有识也。
(名数)新曰十遍处。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之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也。十中之前八者,如前之第三净解脱,观色之清净,其所依之禅定亦如前,依第四禅定缘欲界之色也。后二者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为所依,缘其他受想行识之四蕴也。修观行者由解脱入于胜处,由胜处入于一切处,起于后后者胜于前前也。盖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之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之行相,又前之四一切处,青黄赤白一一观为无边,而思此青等以何者为其所依?知依于大种,故地水火风一一观为无边。复思此所觉之色,何所依而广大?知由于虚空,故次观虚空无边。又思此能觉之识,以何者为所依?知依于识,故次观识无边。此所依之识别无所依,故更无第九之遍处。见智度论二十一,俱舍论二十九,同颂疏二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学大辞典】
(名数)总合一切万有为一对象而观之,其方法有十种: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是也。若住于水想,则万有自身皆成流动之观。又曰十禅支,十遍处定。见法界次第十。详出八背舍项中。巴Kasin!a%yatana。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遍处,即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
【佛学次第统编】
大智度论云:「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通称一切处者,皆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亦名十一切入。」
一、青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也。
二、黄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也。
三、赤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也。
四、白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也。
五、地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地色,使遍一切处皆地色也。
六、水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水色,使遍一切处皆水色也。
七、火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火色,使遍一切处皆火色也。
八、风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风色,使遍一切处皆风色也。
九、空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所见空色,使遍一切处皆空也。
十、识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所见识色,使遍一切处皆有识也。
八福生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瑜伽师地论所说。为布施等之福业,应其福之多少,而生于下之八处如人中之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梵天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瑜伽师地论说,一个修福业的人,视其福的多寡,而决定他投生到下列的八种地方去,即人中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梵天。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谓修五戒十善,兼行布施,福业优劣不等,故感报所生之处,则亦高下不同,故名八福生处。(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不邪见也。)
〔一、人中富贵〕,人中富贵者,谓天地所生,惟人为贵。既得为人,而又富贵,则其所修福业,必胜馀人,故于今生得此报也。
〔二、四天王天〕,四天王天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腹。由修施、戒二种最胜福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居须弥山顶。四角各有八宫,中有帝释殿。帝释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四天王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三十三人,其一即帝释也。馀三十二人之名,经论不载。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四、夜摩天〕,梵语夜摩,华言善时。谓时时唱快乐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忉利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五、兜率天〕,梵语兜率,华言知足。谓于上妙五欲知止足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夜摩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谓之上妙者,以胜欲界粗弊五欲故也。)
〔六、化乐天〕,化乐天者,谓欲得五欲乐时,皆自变化,以相娱乐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兜率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七、他化天〕,他化天者,谓欲得乐境之时,他天为其变化,假他所成,以为己乐故也。此天,即欲界天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化乐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八、梵天〕,梵,净也。谓离欲界垢染,上升色界,故名为净。若大梵天,即娑婆世界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他化天;又兼修禅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
(名数)瑜伽师地论所说。为布施等之福业,应其福之多少,而生于下之八处如人中之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梵天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瑜伽师地论说,一个修福业的人,视其福的多寡,而决定他投生到下列的八种地方去,即人中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梵天。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谓修五戒十善,兼行布施,福业优劣不等,故感报所生之处,则亦高下不同,故名八福生处。(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不邪见也。)
〔一、人中富贵〕,人中富贵者,谓天地所生,惟人为贵。既得为人,而又富贵,则其所修福业,必胜馀人,故于今生得此报也。
〔二、四天王天〕,四天王天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腹。由修施、戒二种最胜福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居须弥山顶。四角各有八宫,中有帝释殿。帝释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四天王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三十三人,其一即帝释也。馀三十二人之名,经论不载。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四、夜摩天〕,梵语夜摩,华言善时。谓时时唱快乐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忉利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五、兜率天〕,梵语兜率,华言知足。谓于上妙五欲知止足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夜摩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谓之上妙者,以胜欲界粗弊五欲故也。)
〔六、化乐天〕,化乐天者,谓欲得五欲乐时,皆自变化,以相娱乐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兜率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七、他化天〕,他化天者,谓欲得乐境之时,他天为其变化,假他所成,以为己乐故也。此天,即欲界天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化乐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八、梵天〕,梵,净也。谓离欲界垢染,上升色界,故名为净。若大梵天,即娑婆世界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他化天;又兼修禅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
十二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科)
【佛学常见辞汇】
六根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果。
【佛学次第统编】
十二处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也。亦名十二入。即合六根六尘以言,谓之十二处。处者方所也,所依之义也。言根在内,尘在外,眼唯对色,耳唯对声等,各有所依一定方所也。言十二入者,入即涉入之义,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之故。如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等。乃至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等是也。六根为内,名内六入;六尘为外,名外六入。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入
十二处┤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入
(名数)(参见:三科)
【佛学常见辞汇】
六根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果。
【佛学次第统编】
十二处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也。亦名十二入。即合六根六尘以言,谓之十二处。处者方所也,所依之义也。言根在内,尘在外,眼唯对色,耳唯对声等,各有所依一定方所也。言十二入者,入即涉入之义,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之故。如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等。乃至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等是也。六根为内,名内六入;六尘为外,名外六入。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入
十二处┤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入
三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三门,旧译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三门皆为欲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为凡夫之迷执有偏颇,迷于心偏重者,合色而为一,开心而为四,立五蕴。色蕴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识,心之差别也。次为迷于色偏重者开色而为十,合心而为二,立十二处。五根五境之十处,色也。意根法境之二处,心也。次为色心共迷者,开色而为十,开心而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与法境及六识之八界,心也。此次第即上中下之三根也。说见毗婆沙论七。法界次第上之上。密教以之配于胎藏界佛莲金之三部。为迷于心法者,说五蕴,表金刚部之智。为迷于色法者,说十二处,表莲华部之理(密教色属于法理),为色心双迷者,说十八界,表莲金不二之佛部。见秘藏记钞九。
【三藏法数】
(出婆沙论并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论云:若迷心不迷色,则合色开心,数为五蕴;若迷色不迷心,则合心开色,数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则心色各开,数为十八界。如此开合说者,为令众生于所迷处,委细而观,故有三科不同焉。
〔一、五蕴〕(亦名五阴。)蕴,积聚也。谓积聚色受想行识五法以成身也。如来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为色;开意之一根,为受想行识,令其细观于心,是为合色开心,故说五蕴也。
〔二、十二入〕,入,涉入也。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也。如来为迷色偏重者,开色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声香味触合受想行识四种心法,但名为意。意之所对,唯一法尘。令其细观于色,是为开色合心,故说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十八界〕,界,即界限,亦隔别之义。谓此十八界,各有别体,义无混滥也。如来为色、心俱迷者,开为六根、六尘、六识,令其一一细观,是为心、色俱开,故说为十八界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三门,旧译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三门皆为欲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为凡夫之迷执有偏颇,迷于心偏重者,合色而为一,开心而为四,立五蕴。色蕴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识,心之差别也。次为迷于色偏重者开色而为十,合心而为二,立十二处。五根五境之十处,色也。意根法境之二处,心也。次为色心共迷者,开色而为十,开心而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与法境及六识之八界,心也。此次第即上中下之三根也。说见毗婆沙论七。法界次第上之上。密教以之配于胎藏界佛莲金之三部。为迷于心法者,说五蕴,表金刚部之智。为迷于色法者,说十二处,表莲华部之理(密教色属于法理),为色心双迷者,说十八界,表莲金不二之佛部。见秘藏记钞九。
【三藏法数】
(出婆沙论并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论云:若迷心不迷色,则合色开心,数为五蕴;若迷色不迷心,则合心开色,数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则心色各开,数为十八界。如此开合说者,为令众生于所迷处,委细而观,故有三科不同焉。
〔一、五蕴〕(亦名五阴。)蕴,积聚也。谓积聚色受想行识五法以成身也。如来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为色;开意之一根,为受想行识,令其细观于心,是为合色开心,故说五蕴也。
〔二、十二入〕,入,涉入也。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也。如来为迷色偏重者,开色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声香味触合受想行识四种心法,但名为意。意之所对,唯一法尘。令其细观于色,是为开色合心,故说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十八界〕,界,即界限,亦隔别之义。谓此十八界,各有别体,义无混滥也。如来为色、心俱迷者,开为六根、六尘、六识,令其一一细观,是为心、色俱开,故说为十八界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十八生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色界十八天处也。(参见:四禅天)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的十八天处。
(名数)色界十八天处也。(参见:四禅天)
【佛学常见辞汇】
色界的十八天处。
十八明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八大经同。
(名数)与十八大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