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壶龃(壶龃)
汉书东方朔传:舍人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即妄为谐语曰: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牙。何谓也?朔曰:令者,命也。壶者,所以盛也;龃者,齿不正也;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涂者,洳径也。伊优亚者,辞未定也。狋吽牙者,两犬争也。
《骈字类编》:壶橘(壶橘)
广州记:壶橘,形色都是甘,但皮厚气臭,味亦不劣。
《漢語大詞典》:壶柑(壺柑)
《韵府拾遗 纸韵》:壶耳(壶耳)
抱朴子:锯齿不能咀嚼,箕舌不能别味,壶耳不能理音,履鼻不能识气。
《骈字类编》:壶輲(壶輲)
穆天子傅:盛姬求饮,天子命人取浆而给,是曰壶輲。
《骈字类编》:瓶壶(瓶壶)
潘岳马汧督诔:惟此马生,才博智赡。侦以瓶壶,𠜺以长堑。锸未见锋,火以起焰。薰尸满窟,掊穴以敛。
《漢語大詞典》:全壶(全壺)
《漢語大詞典》:吐壶(吐壺)
唾壶。 明 王世贞 《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诗:“剧谈麈尾击吐壶,囊中欲探一钱无。”
《漢語大詞典》:汤壶(湯壺)
即汤婆。《红楼梦》第五一回:“他素日又不要汤壶,咱们那熏笼上又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凉,今儿可以不用。”参见“ 汤婆 ”。
《漢語大詞典》:汤婆(湯婆)
盛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圆形壶,用铜锡或陶瓷等制成。 元 无名氏 《东南纪闻》卷三:“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煖足,因目为汤婆。”《红楼梦》第五一回:“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竹夫人汤婆子》:“今人用铜锡器盛汤,置衾中煖脚,谓之汤婆子,或以对竹夫人。按,此名虽不经见,然 东坡 有致 杨君素 札云:送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然则此物亦起於 宋 ,并名当亦已有之。按, 范石湖 有脚婆诗,则是时并有脚婆之称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大半夜了, 愫妹妹 还下厨房拿水,给爹灌汤婆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