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壶关(壶关)
史记吕后传: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彊为淮阴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定汉书地理志上党郡县壶关 魏志曹仁传:河北既 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晋书刘琨传:昔壶关三老讼卫太子之罪。谷永刘向辨陈汤之功。周书文帝纪:欢知逆状已露,稍怀旅距。遂遣蔡携拒代令窦泰佐之。又遣候景等云向白马,辅世珍等径趣石济,高隆之、疋娄昭等屯据壶关,韩轨之徒拥众蒲坂。 水经注:淇水出沮如山,又东北,活水注之,水出壶关县东玷台下地。明一统志:壶关县在潞安府城东二十五里,本黎国。春秋时属晋。秦为上党郡地。汉始置壶关县。汉末,尝移上党郡治此。后魏移县治颍阳冈。隋分置上党郡。大业初,省入上党。唐初,复置壶关于高望堡。贞观中,又移治清流川,即今治。宋、金、元仍旧。
《韵府拾遗 虞韵》:仙壶(仙壶)
孔平仲诗别开世界在仙壶。
《骈字类编》:壶缺(壶缺)
段克己诗见冠成下。
《漢語大詞典》:壶卢(壺盧)
(1).亦作“ 壶芦 ”。即葫芦。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壶芦,瓠之无柄者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刘道真 ﹞唯问:‘ 东吴 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壶卢》:“长瓠、悬瓠、壶卢、匏包、蒲卢,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乞其壶卢中丹丸两粒。今愿以奉貽。”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咘咘噔》:“咘咘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製。”
(2).指茶壶或酒壶。 宋 苏轼 《和子由柳湖山茶》诗之一:“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3).放鸽时缀于鸽尾的竹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花儿市》:“凡放鸽之时,必以竹哨缀於尾上,谓之壶卢,又谓之哨子。”
(2).指茶壶或酒壶。 宋 苏轼 《和子由柳湖山茶》诗之一:“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
(3).放鸽时缀于鸽尾的竹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花儿市》:“凡放鸽之时,必以竹哨缀於尾上,谓之壶卢,又谓之哨子。”
《漢語大詞典》:击唾壶(擊唾壺)
见“ 击碎唾壶 ”。
《骈字类编》:壶口(壶口)
唐 司空曙 酬崔峒见寄 嵩南春遍愁魂梦,壶口云深隔路岐。
《國語辭典》:壶飧(壺飧) 拼音:hú sūn
用壶盛的熟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资治通鉴。卷六六。汉纪五十八。献帝建安十四年》:「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