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3,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不做声
灰声
拗声
犯声
贡声
买声儿
鹭声
留声器
圈声
乔声势
臊声
配声
傩声
抛声
锯声
《國語辭典》:不做声(不做聲)  拼音:bù zuò shēng
沉默不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只不做声,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也作「不则声」、「不作声」。
《骈字类编》:灰声(灰声)
梁昭明太子七契风起龙骧灰声鸟散
《漢語大詞典》:拗声(拗聲)
拗口的语音;不顺耳的声调。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凡讲这种难懂的话的,我们这里除了官老爷之外,只有开当铺和卖茶叶的 安徽 人,做竹匠的 东阳 人,和变戏法的 江 北佬。官所讲者曰‘官话’,此外皆谓之‘拗声’。” 茅盾 《子夜》八:“‘就是啦。不会错的!’ 眉卿 不耐烦似的用拗声回答。”
《漢語大詞典》:犯声(犯聲)
指词曲变调。 唐 元稹 《投吴端公崔院长》诗:“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隋 柱国 郑译 始条具七均,展转相生,为八十四调,清浊混淆,纷乱无统,竞为新声。自后又有犯声、侧声、正杀、寄杀、偏字、傍字、双字、半字之法,从变之声,无復条理矣。”
分類:词曲
《漢語大詞典》:贡声(貢聲)
以卖唱为业的人。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二:“业唱歌者, 沈亚之 目为‘声家’,又曰‘声党’,又曰‘贡声’。”
分類:卖唱
《漢語大詞典》:买声儿(買聲兒)
博取声誉。 北魏 李谧 《神士赋歌》:“ 周 孔 重儒教, 庄 老 贵无为。二途虽如异,一是买声儿。”
分類:博取声誉
《骈字类编》:鹭声(鹭声)
杨雄剧秦美新文见鸿鸾下
《漢語大詞典》:留声器(留聲器)
见“ 留声机 ”。
《國語辭典》:留声机(留聲機)  拼音:liú shēng jī
可重现灌录在唱片上声音的机器。包括唱盘、唱针、唱头、扩大机、音响等部分。最早为美国人爱迪生(Edison, Thomas Alva)于西元一八七七年所发明,属手摇型,音质较差。后经不断改良为电动型,可使听者能有亲临演奏现场的听觉享受。
《高级汉语词典》:圈声
用红笔在句子停顿处加圈
《漢語大詞典》:乔声势(喬聲勢)
装腔作势。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为甚么苫眉努目閒淘气,你来我去无些礼,揎拳攞袖乔声势。”
分類:装腔作势
《國語辭典》:臊声(臊聲)  拼音:sāo shēng
丑恶的名声。《北史。卷九二。恩幸传。抱嶷传》:「臊声布于朝野,丑音被于行路。」也作「臊闻」。
《漢語大詞典》:配声(配聲)
为诗词谱曲。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吾问所宜,称善平弄,於是以弊辞配声,与予为寿。”
分類:谱曲
《漢語大詞典》:傩声(儺聲)
驱傩仪式中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驱傩:“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冂作‘儺、儺’之声,以除逐也。” 唐 姚合 《除夜》诗之二:“儺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漢語大詞典》:抛声(抛聲)
扬声作态。 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端的个不见实心,但听抛声,尽是虚脾。”
分類:扬声作态
《骈字类编》:锯声(锯声)
洞天清录见镜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