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9,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声符
声党
声速
朗声
无声琴
豚声
浊声
漏风声
促声
议声
招声
着声
鬲指声
璜声
秽声
《國語辭典》:声符(聲符)  拼音:shēng fú
形声字的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称为「声符」。如梅字中的每、兰字中的阑皆是。
分類:声符
《漢語大詞典》:声党(聲黨)
唐 宋 时称擅长歌唱者。 唐 沈亚之 《歌者叶记》:“而轂下声家闻其能,咸与会唱。次至 叶 ,当引弄,及举音,则弦工吹师皆失执自废。既罢,声党相谓约慎语,无令人得闻知。”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二:“业唱歌者, 沈亚之 目为声家,又曰声党,又曰贡声中禁。”
《國語辭典》:声速(聲速)  拼音:shēng sù
声波传播的速度。声速随传音介质的静态温度而变。在标准大气状况(海平面温度为摄氏15度)时,空气中的声速为每秒340公尺。也称为「音速」。
《國語辭典》:朗声(朗聲)  拼音:lǎng shēng
朗,声音响亮。提高声调,使清晰、响亮。如:「朗声诵读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漢語大詞典》:无声琴(無聲琴)
即无弦琴。语本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 唐 杜甫 《过津口》诗:“瓮餘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骈字类编》:豚声(豚声)
三辅决录马氏兄弟五人共作客舍养猪卖豚故民谓之曰苑中三公钜下二卿五门嚄嚄但闻豚声
《国语辞典》:浊声(浊声)  拼音:zhuó shēng
语音学上凡气息发出成声时颤动声带的辅音,称为「浊声」。如国音声符中ㄇ、ㄋ、ㄖ等。也称为「浊音」。
《国语辞典》:漏风声(漏风声)  拼音:lòu fēng shēng
泄漏消息。如:「这件事非常机密,千万不可漏风声,以免打草惊蛇。」《三侠五义》第六○回:「贤弟休得如此。岂不闻窗外有耳?倘漏风声,不大稳便。难道贤弟醉了么?」
《国语辞典》:促声(促声)  拼音:cù shēng
入声出口急收,感觉急促,故称为「促声」。也称为「促音」。
《漢語大詞典》:议声(議聲)
非议之声。魏书·高允传:“今殿下国之储贰,四海属心,言行举动,万方所则,而营立私田,畜养鷄犬,及至贩酤市鄽,与民争利,议声流布,不可追掩。”
分類:非议
《國語辭典》:招声(招聲)  拼音:zhāo shēng
回应、答话。《西游记》第二五回:「这些和尚也受得气哩,我们就像骂鸡一般,骂了这半会,通没个招声。」
分類:应声答话
《漢語大詞典》:着声(著聲)
著名,著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近有大贵,以孝著声。”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 縉 前后歷任,所在著声。”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 善化 之 凌氏 ,无仕者,而 丰叔 特以才著声。”
《漢語大詞典》:鬲指声(鬲指聲)
即隔指声。鬲,通“ 隔 ”。词曲上指两个字的字音在宫商乐律中相邻或相隔很近。因其在管乐器上发声前后相连或只隔一孔,故称。 宋 姜夔 《湘月》词序:“余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於双调中吹之。鬲指亦谓之过腔。” 清 方成培 《香研居词麈·论鬲指声》:“盖《念奴娇》本大石调,即太簇商,双调为仲吕商,虽异而同是商音,故其腔可过。太簇当用‘四’字,仲吕当用‘上’字,今 姜 词不用‘四’字住,而用‘上’字住。簫管‘四’、‘上’字中閒只隔一孔,笛‘四’、‘上’两孔相联,只在隔指之閒,又此两调毕曲,当用‘一’字‘尺’字,亦在隔指之閒,故曰‘隔指声’也。”
《骈字类编》:璜声(璜声)
张衡赋见雕琢下
《漢語大詞典》:秽声(穢聲)
秽闻。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时宫掖之间,秽声传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其时邻境 无锡 有个知县,贪婪异常,秽声狼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无则当言无,直词责我,勿以浮言间夫妇;有则宜密告我,使善为计,勿以秽声累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