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9,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口声
泛声
蚊声
亦声
严声
沙声
声味
声偶
竽声
缓声歌
濑声
练声
榜声
谤声
箨声
《漢語大詞典》:口声(口聲)
(1).犹开口。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
(2).语气,口气。《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秋公 见口声来得不好,老大惊讶。”
(3).指口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妻子﹞又换了一个口声,道:‘我乃 陈 妾 丁氏 ,大娘死与我何干?’”参见“ 口音 ”。
(4).议论。红楼梦第四回:“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红楼梦第五五回:“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得众人口声呢!”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如:「湖南口音」。《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门上见他是外国人,自觉欢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国。」也称为「口气」、「口吻」。
2.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黄胖姑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贾大少爷分辩。」也称为「口气」。
3.语音学上指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国语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泛声(泛聲)  拼音:fàn shēng
有声无词的曲调。《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声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也称为「散声」。
《骈字类编》:蚊声(蚊声)
唐 元稹 落月 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
《漢語大詞典》:亦声(亦聲)
指汉字中合体字的意符兼有声符的作用。如说文·土部:“坪,地平也。从土从平,平亦声。”平既是“坪”的意符,又是“坪”的声符。
《漢語大詞典》:严声
声音严厉。例如:严声喝问。
分類:声音严厉
《骈字类编》:沙声(沙声)
宋 杨万里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其二 急下柴车踏晚晴,青鞋步步有沙声。
《漢語大詞典》:声味(聲味)
声音与滋味。亦以喻人的习性爱好。国语·周语下:“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正》:“声味不可变,哀戚不可改。” 唐 刘禹锡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呈乐天》诗:“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跡自疎。”
《漢語大詞典》:声偶(聲偶)
指诗文中字词音节的对偶。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摘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七言排律创自 老杜 ,然亦不得佳。盖七字为句,束以声偶,气力已尽矣。”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夫教令詔誥之文,体在典重,今也非鄙俚则声偶矣,是其病为褻为凟。”
《骈字类编》:竽声(竽声)
刘实崇让论昔齐玉好听竽声必令三百人合吹而后听之廪以数人之俸南郭先生不知吹竽者也以三百人合吹可以容其不知嗣王觉而改之难彰先王之过乃下令曰吾之好闻竽声有甚于先王欲一一列而听之先生于此逃矣
《漢語大詞典》:缓声歌(緩聲歌)
古乐府《杂曲歌辞》之一。缓声,谓歌声柔缓。古辞仅存《前缓声歌》一首。 晋 陆机 , 南朝 宋 孔宁子 、 谢惠连 , 梁 沈约 均有拟作。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五·前缓声歌。亦省作“ 缓歌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至于 张衡 《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 周振甫 注:“ 张衡 的《仙诗》《缓歌》已无考。《缓歌》《缓声歌》,乐府古辞有《前缓声歌》。”
《骈字类编》:濑声(濑声)
唐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 栾家濑 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
《高级汉语词典》:练声  拼音:liàn shēng
以歌曲或讲演练习嗓音器官
《漢語大詞典》:榜声(榜聲)
桨声。 元 贡师泰 《吴中曲·送杨伯几南游》:“榜声催晓渡江心,驀听 吴 娃旧时曲。”
分類:桨声
《漢語大詞典》:谤声(謗聲)
指责声;咒骂声。《晋书·郑方传》:“大王建非常之功,居宰相之任,谤声盈涂,人怀忿怨, 方 以狂愚,冒死陈诚。”南史·刘景素传:“且 景素 在蕃甚得人心,而谤声日积,深怀忧惧。” 清 陈恭尹 《读〈秦纪〉》诗:“谤声易弭怨难除, 秦 法虽严亦甚疏。”
分類:咒骂
《骈字类编》:箨声(箨声)
唐 薛能 竹径 寻多苔色古,踏碎箨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