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3,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声噤
睡声
鸾鹤声
枭声
钓声
游声
选声
雌声
一片声
北声
胪声
口声
泛声
蚊声
亦声
《韵府拾遗 寝韵》:声噤(声噤)
刘克庄吊锦鸡诗裂冠首立碎齧嗉声已噤岳正聚禽图声噤不闻鸲鹆语羽摇空见鹧鸪忙
《漢語大詞典》:睡声(睡聲)
鼾声。 宋 陈与义 《夜步堤上》诗:“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
分類:鼾声
《漢語大詞典》:鸾鹤声(鸞鶴聲)
笙箫之类乐器声的美称。 元 张雨 《玉笙谣为铁门笙伶周奇赋》诗:“长谢时人一挥手,飘下满空鸞鹤声。”
分類:笙箫乐器
《骈字类编》:枭声(枭声)
徐陵陈公九锡文任约叛涣枭声不悛
《漢語大詞典》:钓声(釣聲)
谓作伪以求声誉。 唐 孙樵 《逐痁鬼文》:“復有 公孙弘 者,尅己沽名,饰情钓声。”
分類:作伪声誉
《漢語大詞典》:游声(遊聲)
虚浮的名声。《晋书·儒林传·徐邈》:“日昃省览,庶事无滞,则吏慎其负而人听不惑,岂须邑至里诣,饰其游声哉!”
流言;谣言。魏书·前废帝广陵王纪:“ 永安 末,有白 庄帝 者,言王不语将有异图;民间游声,又云有天子之气。”
《漢語大詞典》:选声(選聲)
(1).谓选择优美的乐音。 唐 沈既济 枕中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
(2).研求诗韵,指吟诗作赋。 清 阮元 《〈四六丛话〉后序》:“ 孝穆 ( 徐陵 )振采於 江 南, 子山 ( 庾信 )选声於 河 北。”
《國語辭典》:雌声(雌聲)  拼音:cī shēng
1.女子的声音。语本《晋书。卷九八。列传。桓温》。后形容男子发音女声女气,或含戏谑义。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诗:「雌声吐款要,酒壶缀羊腔。」宋。陆游《老学庵续笔记》:「盛章尹京典藩,以惨毒闻,杀人如刈草菅,然妇态雌声,欲语先笑,未尝正视人。或置人死地时,亦柔懦不异平日。」
2.雌性禽鸟或水族的叫声。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九六。肃皇帝》:「或对曰:丹山彩凤呈祥,雌声六,雄声六,六六总成三百六,声声祝嘉靖皇帝,万寿无疆。」清。赵翼《檐曝杂记》卷六:「蛤蚧出蜀中,雌雄相抱。妇人临蓐握掌中,儿即易下。余守镇安,其地最多,雄声蛤,雌声蚧,能有十二声者为上。」
《国语辞典》:一片声(一片声)  拼音:yī piàn shēng
1.连声,一声接著一声。《水浒传》第四九回:「顾大嫂听罢,一片声叫起苦来。」
2.到处都是声音。形容非常吵杂。《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一进了门,听得里面一片声吵嚷。」《红楼梦》第一回:「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
《國語辭典》:北声(北聲)  拼音:běi shēng
泛指北方的音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至于涂山歌于候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始为北声。」
《漢語大詞典》:胪声(臚聲)
胪唱的声音。 明 汪廷讷 《种玉记·登隽》:“御炉烟里珠帘啟,臚声唱里天颜喜。”
分類:声音
《漢語大詞典》:口声(口聲)
(1).犹开口。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
(2).语气,口气。《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秋公 见口声来得不好,老大惊讶。”
(3).指口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妻子﹞又换了一个口声,道:‘我乃 陈 妾 丁氏 ,大娘死与我何干?’”参见“ 口音 ”。
(4).议论。红楼梦第四回:“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红楼梦第五五回:“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得众人口声呢!”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如:「湖南口音」。《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门上见他是外国人,自觉欢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国。」也称为「口气」、「口吻」。
2.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黄胖姑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贾大少爷分辩。」也称为「口气」。
3.语音学上指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国语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泛声(泛聲)  拼音:fàn shēng
有声无词的曲调。《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声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也称为「散声」。
《骈字类编》:蚊声(蚊声)
唐 元稹 落月 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
《漢語大詞典》:亦声(亦聲)
指汉字中合体字的意符兼有声符的作用。如说文·土部:“坪,地平也。从土从平,平亦声。”平既是“坪”的意符,又是“坪”的声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