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9,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七声
碓声
声曲
入声
铜声
桐声
度声
公声
蚕声
百声
空声
举声
金玉声
禁声
声比
《國語辭典》:七声(七聲)  拼音:qī shēng
音乐的七声,中国古时分为宫、商、角、徵、羽及变徵、变宫;西洋则分为Do、Re、Mi、Fa、Sol、La、Si 。也称为「七音」。
《国语辞典》:碓声(碓声)  拼音:duì shēng
踏碓舂臼所发出的声响。宋。陆游〈游昭牛图〉诗:「碓声惊破五更梦,岁负玉粒输官仓。」
分类:发出声响
《漢語大詞典》:声曲(聲曲)
音声曲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 晋 杜预 注:“此皆各依其本国歌所常用声曲。”《隋书·儒林传·何妥》:“谨具録三调、四儛曲名,又製歌辞如别。其有声曲流宕,不可以陈於殿庭者,亦悉附之於后。”
分類:音声
《國語辭典》:入声(入聲)  拼音:rù shēng
一种汉语调类。声调短促而急。现国音中已无入声,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之中。如:「屋」、「竹」、「谷」、「玉」等字。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漢語大詞典》:铜声(銅聲)
(1).敲击铜而发出的声响。引申指洪亮的声音。 唐 李贺 《马诗》之四:“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王琦 汇解:“铜声,谓马骨坚劲,有如铜铁,故其声亦带铜声也。” 元 冯奖翁 《金马门赋》:“敲铜声於骏骨,撼削铁於霜蹄。”
(2).比喻遒劲的笔力。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谁似你铜声欵识,铁屈珊瑚,几撇斜披薤。”
《骈字类编》:桐声(桐声)
唐 张籍 送杨州判官 闲怜鹤貌偏能画,暗辨桐声自作琴。
《漢語大詞典》:度声(度聲)
按曲谱唱歌。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声色》:“听促柱之方遒,闻度声之始囀。”参见“ 度曲 ”。
分類:曲谱唱歌
《國語辭典》:度曲  拼音:dù qǔ
1.依曲调的节拍歌唱。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唐。杜甫〈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之二:「翠眉萦度曲,云鬓俨成行。」
2.制作乐曲。《汉书。卷九。元帝纪》:「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谈及音律,辄能剖悉宫商。公遂意其工于度曲。」
《漢語大詞典》:公声(公聲)
谓共同称颂。 宋 范仲淹 《龙图阁直学士工部郎中段君墓表》:“ 希逸 之生,神粹而明,朝端正色,天下公声。”
分類:共同称颂
《骈字类编》:蚕声(蚕声)
宋 陆游 四月一日作 压车麦穗黄云重,食叶蚕声白雨来。
《骈字类编》:百声(百声)
范成大爆竹行见八方下
《漢語大詞典》:空声(空聲)
(1).虚名。三国志·魏志·王脩传“百姓称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孤惧有此空声冒实,淫鼃乱耳。”
(2).谣言。宋书·沈攸之传:“若 钱溪 实败,万人中应有逃亡得还者,必是彼战失利,唱空声以惑众耳。”
分類:虚名谣言
《漢語大詞典》:举声(舉聲)
放声。东观汉记·东海恭王彊传:“ 彊 薨, 明帝 发 鲁 相所上檄,下床伏地,举声尽哀。”
分類:放声
《漢語大詞典》:金玉声(金玉聲)
喻他人声音或诗文优美动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唐 白居易 《题故元少尹集后》诗之二:“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國語辭典》:禁声(禁聲)  拼音:jìn shēng
放低声音。《金瓶梅》第一三回:「怪小油嘴儿,禁声些!实不瞒你,他如此这般问了你两个的年纪。」
分類:不出出声
《漢語大詞典》:声比(聲比)
音调相谐。吕氏春秋·应同:“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汉书·公孙弘传》:“臣闻之,气同则从,声比则应。” 颜师古 注:“比亦和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
分類: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