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3,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霆声
苦声
声文
声能
令声
丝声
燕声
叫声
擅声
善声
声带
尾声
湖声
元声
死声
《韵府拾遗 庚韵》:霆声(霆声)
唐书李德裕传其精兵曰南燕保义保惠两河慕义左右连弩骑士曰飞星鸷击奇锋流电霆声突骑总十一军
《韵府拾遗 庚韵》:苦声(苦声)
李白诗弹剑作歌奏苦声
《漢語大詞典》:声文(聲文)
(1).泛指音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2).特指曲谱及词。 宋 姜夔 《〈铙歌鼓吹曲〉序》:“迺 政和 七年,臣工以请上詔製用,中更否扰,声文罔传。”
分類:音调曲谱
《高级汉语词典》:声能  拼音:shēng néng
媒质的总能量与无声波存在时的能量之差;声波所具有的能量
《漢語大詞典》:令声(令聲)
美好的名声。汉书·韦玄成传:“嗟我小子,干贰其尤,队彼令声,申此择辞。” 颜师古 注:“令,善也。”
分類:美好名声
《骈字类编》:丝声(丝声)
礼记乐记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宋史乐志见琴制下梦溪笔谈丝声纤微失之则细流阮籍乐论顺帝上恭陵过樊衢闻鸟鸣而悲泣下横 曰善哉鸟声使左右吟之曰使丝声若是岂不乐哉夫是谓以悲为乐者也
又陆玑诗疏莎鸡一名络纬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
《漢語大詞典》:燕声(燕聲)
燕 地的音乐。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故西骨 秦 气,悲憾如懟;北质 燕 声,酸极无已。”
分類:音乐
《国语辞典》:叫声(叫声)  拼音:jiào shēng
1.呼喊声。如:「外头突然的叫声凄厉,害得我们吓一大跳。」
2.模仿卖物者叫卖声的技艺。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
《漢語大詞典》:擅声(擅聲)
享有名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琳瑀 以符檄擅声, 徐干 以赋论标美。”南史·袁昂传:“ 昭明太子 薨,立 晋安王 纲 为皇太子, 昂 独表言宜立 昭明 长息 欢 为皇太孙。虽不见用,擅声朝野。”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公既以能为文辞擅声於朝,多铭卿大夫功德,然其为家不视簿书,未尝问有亡。”
《漢語大詞典》:善声(善聲)
(1).良好的声誉。书·毕命“彰善癉恶,树之风声” 孔 传:“立其善风,扬其善声。”史记·孟尝君列传:“ 冯驩 曰:‘……焚无用虚债之券,损不可得之虚计,令 薛 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 孟尝君 乃拊手而谢之。”
(2).善于发声。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
(3).指优雅的乐曲。 汉 王充 论衡·逢遇:“吹籟工为善声,因 越王 不喜,更为野声, 越王 大悦。”
《國語辭典》:声带(聲帶)  拼音:shēng dài
1.动物喉头中间附列的两条韧带。绷于喉头软骨的两旁,中留三角形的声门,呼气时,气过声门,激韧带颤动而发声。
2.记录声音于电影、电视软片左侧的曝光部分,通常分面积式与密度式两种,另有一种磁性声带。
《國語辭典》:尾声(尾聲)  拼音:wěi shēng
1.套曲最终一曲的牌名。
2.比喻事情的最后部分、结束部分、结尾。如:「欢乐的假期将近尾声了。」
《骈字类编》:湖声(湖声)
唐 元稹 酬乐天雪中见寄 坐觉湖声迷远浪,回惊云路在长途。
《漢語大詞典》:元声(元聲)
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古人定十二律以黄钟之管为基准,故名黄钟为元声。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内篇》卷六:“喉音宫,舌音徵,齿音商,牙音角,唇音羽,此又元声之变也。”
《漢語大詞典》:死声(死聲)
衰微之音。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 人闻有 楚 师, 师旷 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楚 必无功。’” 杜预 注:“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南风律气不至,故声多死。”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一:“ 楚 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章炳麟 《辨诗》:“自中 唐 以降者,死声多矣。”
分類:衰微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