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9,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声利场
声扬
地声
铎声
隽声
后声
环声
垂声
八声
暮声
去声
细声
无声诗
塞声
继声
《漢語大詞典》:声利场(聲利場)
争名逐利的场所。 宋 陆游 《夜宴即席作》诗:“痴人走死声利场,我独感此惜流光。” 金 蔡松年 《七月还祈》诗:“暂去声利场,乐佚犹无穷。”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诗之五:“圣人重名教,始自室与堂,吾侕尚蔑弃,况彼声利场。”
《國語辭典》:声扬(聲揚)  拼音:shēng yáng
泄漏机密。如:「这个计画未定案前,千万别到处声扬。」
分類:声张宣扬
《漢語大詞典》:地声(地聲)
地震前大地发出的声响。 王晋军 《第十四个春天》:“去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地声隆隆,地光四起,大地震发生了。”
《骈字类编》:铎声(铎声)
唐书李嗣真传太常缺黄钟铸不能成嗣真居崇业里疑土中有之弗得其所道上逄一车有铎声甚厉嗣真曰宫声也市以归振于空地若有应者掘之得钟众乐遂和 中论见旌色下
《漢語大詞典》:隽声(雋聲)
犹美誉。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叶 少游上庠,负雋声,天性滑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庶常授官:“时 沔阳 费似隺 年少有雋声。”
分類:美誉
《骈字类编》:后声(后声)
唐 韦应物 听莺曲 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
《骈字类编》:环声(环声)
苏辙题五老亭诗见衣袂下
《韵府拾遗 庚韵》:垂声(垂声)
魏志文帝纪注虽心存贬约虑在经纶至于树德垂声崇化变俗固以道薄于当年风颓于百代矣隋书音乐志开元创历迈德垂声
《骈字类编》:八声(八声)
梁昭明太子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见四辩下
《骈字类编》:暮声(暮声)
唐 李贺 官街鼓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唐 罗隐 武牢关 一壑暮声何怨望,数峰秋势自颠狂。
《韵府拾遗 庚韵》:储光羲诗暮声杂初雁
《國語辭典》:去声(去聲)  拼音:qù shēng
1.一种汉语调类。其声清而远,今为国音声调中的第四声。注音符号用「ˋ」来表示。
2.舍弃声名。《北史。卷四二。常爽传》:「是以君子鉴恃道不可以流声,故去声而怀道。」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分类字锦》:细声(细声)
方干 听新蝉寄张昼诗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髣髴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分类:
《國語辭典》:无声诗(無聲詩)  拼音:wú shēng shī
称有诗意的图画。因画无法吟诵,故以无声诗为画的雅称。清姜绍书撰无声诗史,所辑都为明代画家。宋。黄庭坚 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诗二首之一:「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
《國語辭典》:塞声(塞聲)  拼音:sè shēng
一种辅音发音方法。发音时,发音器官受阻后紧闭,瞬间除阻,使气流自口中迸出所形成的声音,如国音中之ㄅ、ㄆ、ㄉ、ㄊ、ㄍ、ㄎ等。也称为「塞音」。
分類:塞外乐曲
《漢語大詞典》:继声(繼聲)
(1).犹曼声。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珠以编次,歌有继声;美绵绵而不絶,状纍纍以相成。”
(2).谓承接前人诗文之作。 清 吴锡麒 《折桂令·题枫江渔父图》曲序:“因即効其体为之。以为继声,则余不敢。”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章实斋修志体裁之善》:“ 刘子元 史通一编,独擅千古,斯人( 章实斋 )可谓继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