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9,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鹊声
四声
声乐
繁声
乐声
马声
树声
声实
哀声
声出
作声
声迹
犬声
上声
铃声
《漢語大詞典》:鹊声(鵲聲)
鹊的鸣叫声。俗谓吉兆。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灵鹊报喜:“时人之家,闻鹊声,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 元 刘因 《山家》诗:“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國語辭典》:声乐(聲樂)  拼音:shēng yuè
以人声歌唱为主的音乐。为英语vocal music的意译。其演唱方式分为独唱、重唱、齐唱和合唱四种,例如艺术歌曲、清唱剧、歌剧、音乐剧等。
《漢語大詞典》:繁声(繁聲)
(1).指浮靡的音乐。后汉书·伏湛宋弘等传论:“ 宋弘 止繁声,戒淫色,其有《关雎》之风乎!”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声色》:“至乃 郑卫 繁声,抑扬絶调,足使风云变动,性灵感召。”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人情不能无所寄,而又不能使天下同出一途,《大雅》不多见,而繁声於是乎作矣。”
(2).繁杂的声音。 清 金农 《山中吉祥草忽尔吐花抽茎因赋转韵五字诗记之》:“涧风无繁声,逆鼻清香生。”
《国语辞典》:乐声(乐声)  拼音:yuè shēng
音乐。如:「远处传来悦耳的乐声。」
分类:乐声音乐
《骈字类编》:马声(马声)
唐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唐 温庭筠 常林欢歌 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分类:马声
《漢語大詞典》:树声(樹聲)
树立名声。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樵夫议道,渔父濯缨。臣 照 作颂,铺德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励德树声,莫不师圣。”
《国语辞典》:声实(声实)  拼音:shēng shí
声望和实际作为。《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王浚以琨侵己之地,数来击琨,琨不能抗,由是声实稍损。」《北史。卷二一。崔宏传》:「千里之际,须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俱损矣。」
分类:声望
《漢語大詞典》:哀声(哀聲)
(1).悲哀的声音。《孔子家语·颜回》:“哀声有似於此,谓其往而不返也。”
(2).指发出哀声。 许地山 《荔支》:“屋里跑出一个老妇人,哀声求他们说:‘大爷们,我这棵荔支还没有熟呢。’”
(3).悲凉的乐声。 汉 马融 《长笛赋》:“律吕既和,哀声五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 徐 鼓箜篌而歌,哀声入云。”
《韵府拾遗 质韵》:声出(声出)
太真外传上制紫云回凌波曲按于清元小殿才奏而清风习习声出天表
《國語辭典》:作声(作聲)  拼音:zuò shēng
出声。如:「啧啧作声」、「闷不作声」。《红楼梦》第五七回:「紫鹃看他怎样回答,只见他总不作声。」《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作声,似有乞怜之意。」
《漢語大詞典》:声迹(聲跡)
亦作“ 声跡 ”。
(1).声望与事迹。后汉书·李法传:“﹝ 李法 ﹞出为 汝南 太守,政有声迹。”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大统寺:“ 苏秦 时未有佛法,功德者不必是寺,应是碑铭之类,颂其声跡也。”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诗序:“予平生仕宦,声迹比比,不曾至 淮 。”《元典章·台纲二·体察》:“提刑按察司除声跡不好者,仰御史臺体察,虽未任满,许行奏代。” 明 李东阳 《武昌府学重修记》:“ 张公 以春秋举进士,绩学翰林,歷著声跡。”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边远见职有声迹者,使之内迁。”
(2).犹言音讯行踪。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分疏:“ 宋 人 许昼 , 闽 人 黄遘 , 遘 尝宰 滑州 卫南 ,与 画 声迹不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一旦声跡彰露,亲庭罪责,将妾拘繫于内,郎赶逐于外,在妾便自甘心,却累了郎之清德,妾罪大矣。”
(3).指用录音机或语音学仪器记录下来的声音。 陈原 《社会语言学》9.1:“由于现代录像和录音技术的发展,所有声迹或图像,都能很方便地录下来给人研究。”
《骈字类编》:犬声(犬声)
搜神记见犀犬下
《國語辭典》:上声(上聲)  拼音:shǎng shēng
一种汉语调类。是低降高升调。在现代国音为第三声,注音符号用「ˇ」来表示。
《骈字类编》:铃声(铃声)
唐 褚载 晓发 才闻鸡唱呼童起,已有铃声过驿来。
元 元好问 石勒问道图 中原果有刘文叔,肯说铃声替戾冈。
分类: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