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39,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声显者外道
应化声闻
杂宝声明论
钟声七条
声音念诵
声闻慧
雷声大,雨点小
三道──声闻三道
四果──声闻四果
十一声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
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声闻众
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声闻众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佛类词典(续上)
声显论师声显者外道
应化声闻
杂宝声明论
钟声七条
声音念诵
声闻慧
雷声大,雨点小
三道──声闻三道
四果──声闻四果
十一声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
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声闻众
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声闻众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声显论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声论师之一派。(参见:声论师)
(流派)声论师之一派。(参见:声论师)
声显者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流派)三十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应化声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种声闻)
【三藏法数】
应谓应现,化即变化。谓此声闻,本是诸佛、菩萨,内秘真实之行,外现声闻之身,而能引接前之二种声闻,归于大乘,及广化众生,令入佛道,是名应化声闻。
【三藏法数】
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种声闻)
【三藏法数】
应谓应现,化即变化。谓此声闻,本是诸佛、菩萨,内秘真实之行,外现声闻之身,而能引接前之二种声闻,归于大乘,及广化众生,令入佛道,是名应化声闻。
【三藏法数】
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杂宝声明论
【佛学大辞典】
(经名)护法菩萨造,有二万五千颂。西方之学者,以为声明论之至极。见唯识枢要上本。
(经名)护法菩萨造,有二万五千颂。西方之学者,以为声明论之至极。见唯识枢要上本。
钟声七条
【佛学大辞典】
(公案)「云门曰:世界恁么广阔,因甚向钟声里披七条。」见会元十五,云门章,无门关。
(公案)「云门曰:世界恁么广阔,因甚向钟声里披七条。」见会元十五,云门章,无门关。
声音念诵
【佛学常见辞汇】
出声念佛或是诵经。
出声念佛或是诵经。
声闻慧
【佛学次第统编】
闻佛说法,知生死苦,欲断其因。慕寂灭乐,勤修其道,是名发声闻心。生死苦者,略说三界二十五有,无非是苦,更无真实乐处也。生死因者,由见思惑所发善恶不动诸有漏业,皆是三界受生因也。寂灭乐者,三界惑业因尽,则三界果报亦亡,色心俱灭,大患永尽,其定湛寂,不受转回苦也。出苦道者戒能永断恶业,定能出离散善。慧能确除虚妄我我所执,永断见思烦恼也。由知苦故,方肯断集。由慕灭故,方肯修道。但求自度,不顾他人,故名为小乘也。
闻佛说法,知生死苦,欲断其因。慕寂灭乐,勤修其道,是名发声闻心。生死苦者,略说三界二十五有,无非是苦,更无真实乐处也。生死因者,由见思惑所发善恶不动诸有漏业,皆是三界受生因也。寂灭乐者,三界惑业因尽,则三界果报亦亡,色心俱灭,大患永尽,其定湛寂,不受转回苦也。出苦道者戒能永断恶业,定能出离散善。慧能确除虚妄我我所执,永断见思烦恼也。由知苦故,方肯断集。由慕灭故,方肯修道。但求自度,不顾他人,故名为小乘也。
雷声大,雨点小
【俗语佛源】
原为禅语。《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载:「有僧问:『从上宗乘事如何履践?』文益答道:『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句机锋话的含意是说,该僧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来势很大,但是完全没有「见性」。文益主张「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不著他求,尽由心造」。提出「如何履践」之类问题,就不免涉于「他求」而不「现成」了。后俗语衍为「雷声大,雨点小」,谓虚张声势,说得多,做得少。如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写完题目,就有些踌蹰,怕空话多于本文,就是俗语之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李明权)
原为禅语。《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载:「有僧问:『从上宗乘事如何履践?』文益答道:『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句机锋话的含意是说,该僧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来势很大,但是完全没有「见性」。文益主张「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不著他求,尽由心造」。提出「如何履践」之类问题,就不免涉于「他求」而不「现成」了。后俗语衍为「雷声大,雨点小」,谓虚张声势,说得多,做得少。如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写完题目,就有些踌蹰,怕空话多于本文,就是俗语之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李明权)
三道──声闻三道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见道〕,谓声闻因断三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思惑者,五根对五尘,起贪染心口思。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每一品中又分三品,名为九品。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来欲界一番受生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不来欲界受生也。)
〔三、无学道〕,谓声闻断三界见、思惑尽,真谛之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即第四果阿罗汉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见道〕,谓声闻因断三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思惑者,五根对五尘,起贪染心口思。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每一品中又分三品,名为九品。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来欲界一番受生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不来欲界受生也。)
〔三、无学道〕,谓声闻断三界见、思惑尽,真谛之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即第四果阿罗汉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四果──声闻四果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疏)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爱,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證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四智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出金刚经疏)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爱,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證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四智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十一声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执受大种声〕,执即执持,受即领受。谓人于内四大种,有所执受也。而言声者,如手相击,及语言等声,皆由内四大种而出,故名执受大种声。(四大种者,谓人身中地水火风也。)
〔二、不执受大种声〕,谓人于外四大种,无所执受,而言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皆由外四大而出,故名不执受大种声。(外四大种者,谓世间地水火风也。)
〔三、执受不执受大种声〕,谓如以手击鼓等声,手属执受大种,鼓属不执受大种,故名执受不执受大种声。
〔四、世所共成声〕,谓世俗之人,或因谈说,或因问答,而成于声,故名世所共成声。
〔五、成所引声〕,谓诸圣人所说法音,皆为引导众生出离生死,而成于声,故名成所引声。
〔六、可意声〕,谓欢乐之声,可适其意,故名可意声。
〔七、不可意声〕,谓愁苦之声,违逆情意,故名不可意声。
〔八、俱相违声〕,谓不苦不乐之声,亦不适意,亦不违情,与前可意、不可意声相反,故名俱相违声。
〔九、遍计所执声〕,谓外道于一切法,遍计有无,及常无常等,执著所说,而成于声,故名遍计所执声。
〔十、圣言声〕,圣即正也。谓见即言见,不见言不见,闻即言闻,不闻言不闻等,此因正直而成于声,故名圣言声。
〔十一、非圣言声〕,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此因非正直而成于声,故名非圣言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执受大种声〕,执即执持,受即领受。谓人于内四大种,有所执受也。而言声者,如手相击,及语言等声,皆由内四大种而出,故名执受大种声。(四大种者,谓人身中地水火风也。)
〔二、不执受大种声〕,谓人于外四大种,无所执受,而言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皆由外四大而出,故名不执受大种声。(外四大种者,谓世间地水火风也。)
〔三、执受不执受大种声〕,谓如以手击鼓等声,手属执受大种,鼓属不执受大种,故名执受不执受大种声。
〔四、世所共成声〕,谓世俗之人,或因谈说,或因问答,而成于声,故名世所共成声。
〔五、成所引声〕,谓诸圣人所说法音,皆为引导众生出离生死,而成于声,故名成所引声。
〔六、可意声〕,谓欢乐之声,可适其意,故名可意声。
〔七、不可意声〕,谓愁苦之声,违逆情意,故名不可意声。
〔八、俱相违声〕,谓不苦不乐之声,亦不适意,亦不违情,与前可意、不可意声相反,故名俱相违声。
〔九、遍计所执声〕,谓外道于一切法,遍计有无,及常无常等,执著所说,而成于声,故名遍计所执声。
〔十、圣言声〕,圣即正也。谓见即言见,不见言不见,闻即言闻,不闻言不闻等,此因正直而成于声,故名圣言声。
〔十一、非圣言声〕,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此因非正直而成于声,故名非圣言声。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
【三藏法数】
梵语俱胝,华言百亿。记云:若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以七宝金银鍮石铜铁木石泥土,或以缯缕,或以䌽画,作佛形像;及窣堵波,若大若小,乃至最小如指节大,或以香花、诸妙供具而为供养,由如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一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梵语窣堵波,华言高显,即塔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梵语俱胝,华言百亿。记云:若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以七宝金银鍮石铜铁木石泥土,或以缯缕,或以䌽画,作佛形像;及窣堵波,若大若小,乃至最小如指节大,或以香花、诸妙供具而为供养,由如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一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梵语窣堵波,华言高显,即塔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声闻众
【三藏法数】
记云:若国王等及以臣庶,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法事。谓于诸大乘经典,或律、或论,若读若诵,或恭敬供养,或于经卷以诸杂䌽而严饰之,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二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记云:若国王等及以臣庶,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法事。谓于诸大乘经典,或律、或论,若读若诵,或恭敬供养,或于经卷以诸杂䌽而严饰之,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二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声闻众
【三藏法数】
记云:若诸国王及臣庶等,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僧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于每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设斋供养比丘、比丘尼,或供养修禅定者,或供养诸说法者,或施坐卧等具供养僧众。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于第三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记云:若诸国王及臣庶等,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僧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于每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设斋供养比丘、比丘尼,或供养修禅定者,或供养诸说法者,或施坐卧等具供养僧众。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于第三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證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体空者,体达诸法性本空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因缘生者,即无明缘行、行缘识等是也。因缘灭者,即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是也。)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證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体空者,体达诸法性本空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因缘生者,即无明缘行、行缘识等是也。因缘灭者,即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