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6,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汹歘
嘶叫
嗢嗢
宛妙
铜音
铮铮然
滑喇
混音
并邦
呦咽
音气
噪音
鬻鬻
革响
管韵
《漢語大詞典》:汹歘(洶歘)
形容声音喧腾迅疾。 元 刘诜 《陈所翁子雷岩画龙》诗:“轩窗怒涛声汹歘,篋笥夜光亚春吐。”
《國語辭典》:嘶叫  拼音:sī jiào
使尽气力喊叫。
《漢語大詞典》:嗢嗢
(1).象声词。水流动的声音。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三:“嗢嗢簷霤凝,丁丁窗雨繁。”
(2).象声词。反胃欲呕的声音。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诸邪入胸府,阻遏阳气,不得宣达,以致胸满痞硬,热气上衝,燥渴心烦,嗢嗢欲吐。”
《國語辭典》:宛妙  拼音:wǎn miào
1.曲折可爱。唐。邓衮 望雪楼记:「于西湖台岛,花竹列植,布置罔不宛妙。」
2.声音宛转美妙。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释九灵太妙龟山元录》:「其旨隐奥,其音宛妙。」
《漢語大詞典》:铜音(銅音)
铜器的响声。形容洪亮的声音。 梁斌 《红旗谱》二九:“﹝ 朱老忠 ﹞说起话来,语音很响亮,带着铜音。”
《国语辞典》:铮铮然(铮铮然)  拼音:zhēng zhēng rán
形容声音铿锵清脆。唐。白居易《琵琶行。序》:「闻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国语辞典》:滑喇  拼音:huá lā
拟声词。形容物体倒塌散落的声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一堵墙,就像地动一般,滑喇的凭空倒了下来。」
《国语辞典》:混音  拼音:hùn yīn
录制影音内容时的声音合成技术。
《国语辞典》:并邦  拼音:bīng bāng
拟声词。形容击物发出的声音。《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论造作工夫我们最高。使斧头,并邦响得又好,造屋一日便了。」
《漢語大詞典》:呦咽
形容低沉幽微的声音。 唐 雍陶 《洛源驿戏题》诗:“如恨往来人不见,水声呦咽出花溪。”
《漢語大詞典》:音气(音氣)
(1).指古代以律管测定的节气。书·舜典“声依永,律和声” 孔 传:“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十二月之音气。言当依声律以和乐。”参见“ 葭灰 ”、“ 灰管 ”。
(2).犹声气。指说话的声音、语气、气概。 汉 王充 论衡·是应:“人含五常,音气交通,且犹不能相知。”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董仲舒 尝下帷独咏,忽有客来,风姿音气,殊为不凡。”魏书·高遵传:“ 遵 形貌庄洁,音气雄畅。”
《國語辭典》:噪音  拼音:zào yīn
1.声波的频率及强弱变化杂乱无规律,听起来令人感觉不悦。另声音响度超过法定标准也称为噪音。
2.嘈杂、刺耳的声音。如:「都市里的噪音常是造成人们重听的主因。
《漢語大詞典》:鬻鬻
象声词。形容声音纤柔细长。《古诗源·汉安世房中歌》:“鬻鬻音送,细齐人情。” 沈德潜 注:“鬻,音竹。鬻鬻二语,写乐音深静。”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二十韵》:“送音仍鬻鬻,畀福想霏霏。”
《漢語大詞典》:革响(革響)
谓变更声音。晋书·张天锡传:“桑葚甜甘,鴟鴞革响,乳酪养性,人无妬心。”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九韶》革响,六乐改张,仪凤婉婉,击石鏘鏘。”
分類:变更声音
《漢語大詞典》:管韵(管韻)
箫笛等管乐器的声音。 南朝 陈后主 《上巳玄圃宣猷堂禊饮同共八韵》:“鶯喧杂管韵,鐘响带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