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6,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玉韵
瑶音
发散
铿訇
异音
歌音
疾声
朗润
嘶声
呜唈
脚步
萧屑
惉懘
风佩
淫泆
《漢語大詞典》:玉韵(玉韻)
(1).指佛家诵经之声。 南朝 梁简文帝 《八关斋制序》:“香吐六銖,烟浮五色;目对金容,耳餐玉韵。”
(2).对他人诗文的美称。 唐 白居易 《将发洛中枉令狐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诗:“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唐 张道符 《和主司王起》:“莲峯对处朱轮贵,金榜传时玉韵成。”
(3).对清越声音的美称。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红儿 谩唱《伊州》遍,认取轻敲玉韵长。” 宋 杨万里 《省宿题天官厅后竹林》诗:“秋声偷入翠琅玕,叶叶竿竿玉韵寒。”
《漢語大詞典》:瑶音
对他人的声音或文字的美称。 北魏 无名氏 《崔敬邕墓志铭》:“然诺之信,著於童孺;瑶音玉震,闻於弱冠。” 明 徐祯卿 《酬边太常于燕山见忆之作》诗:“故人惠思我,百里寄瑶音。”
《國語辭典》:发散(發散)  拼音:fā sàn
1.散开。如:「波纹由中心向外发散。」
2.散发。如:「夜来香一到晚上,就发散出浓郁的香味。」
3.中医指将体内的热发露于外。
《漢語大詞典》:铿訇(鏗訇)
(1).形容声音洪亮。 宋 司马光 《迂书·言戒》:“夫鐘鼓叩之然后鸣,鏗訇鏜鞳,人不以为异也。” 清 刘大櫆 《浮山记》:“而崖簷之泉,鏗訇击越,如闻风涛之声。”
(2).形容文词铿锵有力。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左氏书事:“ 晋厉公 絶 秦 ,数其五罪,书词鏗訇,极文章鼓吹之妙。”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 玉田 崇四家词,黜 柳 ( 柳永 )以进 史 ( 史达祖 ),盖以 梅溪 声韵鏗訇,幽约可讽,独于律未精细。”
《漢語大詞典》:异音(異音)
(1).不同的声音或声调。《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文献通考·经籍十三:“僧 道英 撰述 吴 蜀 异音及辨析指法。”
(2).指不同的读音。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残文错节,异音微义……欲使后人从何準的!”
(3).指不同的语言。 晋 支敏度 《合维摩诘经序》:“此三贤者,竝博综稽古,研机极玄,殊方异音,兼通开解,先后译传,别为三经。”
《国语辞典》:歌音  拼音:gē yīn
唱歌的声音。《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是女子的声音。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
分类:唱歌声音
《漢語大詞典》:疾声(疾聲)
(说话)声音急促或大声。 清 唐甄 潜书·夫妇:“吾之交友亦多矣,处室数十年,无变色疾声者,惟见先生与城西 刘子 。” 清 朱琦 《感事》诗:“昨览檄夷书,疾声恣丑詆。”
《漢語大詞典》:朗润(朗潤)
(1).明亮润泽。周书·高琳传:“ 琳 母尝祓禊 泗 滨,遇见一石,光彩朗润,遂持以归。”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若凤凰之雝喈,圭璋之朗润。” 冰心 《一个母亲》:“那一个孩子不像出水的莲花一般,发出自然朗润的光辉。”
(2).爽朗温和。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长史 河东 裴某 ,风神朗润,操履贞勤。” 明 李东阳 《光禄寺少卿李君墓志铭》:“生而朗润,数岁能属对,人争诵之。”
(3).谓声音响亮圆润。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吐词流音,朗润畅远。” 茅盾 《无题》:“开头的一二分钟,虽然念得快,声音倒是朗润的。”
《國語辭典》:嘶声(嘶聲)  拼音:sī shēng
马鸣声。唐。郑蕡 天骥呈材诗:「喷勒金铃响,追风汗血生。酒亭留去迹,吴坂认嘶声。」
《國語辭典》:呜唈(嗚唈)  拼音:wū yì
悲伤哭泣。南朝梁。江淹〈泣赋〉:「欷潺湲兮沬袖,泣呜唈兮染裳。」也作「于邑」、「呜咽」。
《國語辭典》:脚步(腳步)  拼音:jiǎo bù
1.行走时所移动的步伐。《红楼梦》第二三回:「宝玉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
2.前人所留下,可以作为后世模范的行谊、事迹。如:「踏著先烈的脚步前进。」
3.立场。如:「你的脚步要立稳,不要畏惧外来的閒话。」
《漢語大詞典》:萧屑(蕭屑)
(1).象声词。形容凄凉而细碎的声音。 唐 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清 朱仕琇 《〈溪音〉序》:“时或晨露淅沥,居人未起,籜陨沙頽,萧屑有无。”
(2).凄凉。世说新语·文学“初,注庄子者数十家” 刘孝标 注引《向秀本传》:“或言 秀 游託诸贤,萧屑卒岁。” 前蜀 韦庄 《抚盈歌》:“鑾舆去兮萧屑,七丝断兮泬寥。”
《漢語大詞典》:惉懘
声音不和谐;烦乱不安。史记·乐书:“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懘之音矣。”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惉懘,弊败不和之貌也。”北齐书·文苑传序:“杂惉懘以成音,故虽悲而不雅。” 唐 元稹 《立部伎》:“惉懘难令 季札 辨,迟迴但恐 文侯 卧。”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小有惉懘之情悴於胸次,忧思鬱结,易以伤气。” 明 唐顺之 《寄赵浚谷书》:“但僕既为老亲羈绊,而 念菴 出门亦颇惉懘。”
《漢語大詞典》:风佩
亦作“ 风珮 ”。 指在风中摇动的玉佩。亦用来比喻像玉佩一样摆动或相碰时发出声音之物。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露金薰菊岸,风佩摇兰坂。” 陈熙晋 笺注:“《楚辞·离骚经》:‘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曹植 《公讌诗》:‘秋兰佩长坂,朱华冒緑池。’” 宋 陆游 《枕上》诗:“商略明朝当少霽,南簷风珮已鏘然。”自注:“都下新作药玉,风响如古玉珮,珩璜琚瑀悉备。”
《漢語大詞典》:淫泆
亦作“ 淫佚 ”。
(1).恣纵逸乐。书·多士:“嚮于时 夏 ,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 孔 传:“大为过逸之行,有恶辞闻於世。”国语·越语下:“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 唐 拾得 《诗》之三三:“唯贪淫泆业,此辈实堪伤!” 陕魔 《兴办西北实业要论》第一章:“若近世盛称 穆勒 、 亚丹·斯密 诸辈,或以经济大家名,或以致富奇书著,迹其所实,无非绞万姓之脂膏,供少数人之淫佚。”
(2).淫荡;淫乱。礼记·坊记:“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以此坊民,民犹淫泆而乱於族。” 汉 刘向 说苑·政理:“婚姻之道废,则男女之道悖,而淫佚之路兴矣。”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 何后 亦淫泆,私於帝左右 杨珉 ,与同寝处如伉儷。”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秦纪会稽山刻石:“吴越春秋至谓 勾践 以寡妇淫泆过犯,皆输山上。” 靳以 《众神》:“乐园里正荡着淫佚的、下流的、疯狂的音乐。”
(3).谓声音绵延不绝。《礼记·大学》“此以没世不忘也” 宋 朱熹 集注:“此两节,咏叹淫泆,其味深长,当熟玩之。” 明 何景明 《九咏》:“拊鸣鼓兮循玉瑟,乐齐会兮衍淫泆。” 康有为 《〈味梨集〉序》:“乐章以咏叹淫佚,感移人心为要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