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6,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轻清
朗然
含糊
郁律
悠长
呼声
远韵
好听
嘹呖
一吷
响彻
嘉声
铿铿
嘈杂
喧天
《漢語大詞典》:轻清(輕清)
(1).轻而清澈。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玉川子》:“至於浣衣尤更洁白,则水之轻清益可知矣。”《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
(2).谓风格简明轻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必敛飭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北方重浊,独 卢黄门 往往高飞;南国轻清,惟 庾中丞 时时不坠。” 宋 吴可 藏海诗话:“《木兰诗》云‘磨刀霍霍向猪羊’,‘向’字能回护屠杀之意,而又轻清。”
(3).谓声音轻柔而清脆。 宋 朱淑真 《中秋闻笛》诗:“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王统照 《号声》:“时而有曲折的流水从树木中间流过,如奏着轻清的音乐。”
《漢語大詞典》:朗然
(1).光明貌。初学记卷十九引《卫玠别传》:“昨与吾外甥并坐,烱然若明珠之在我侧,朗然来映人。”《隋书·天文志上》:“月盛之时,虽有重云蔽之,不见月体,而夕犹朗然,是月光犹从云中而照外也。”
(2).清澈貌;明白貌。吕氏春秋·士容:“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朖然不儇,若失其一。” 陈奇猷 校释:“朖为朗本字,见説文……谓中心清澈而无巧慧,即中心虚静而无巧诈之意。”南史·陆慧晓传:“ 慧晓 心如照镜,遇形触物,无不朗然。”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四折:“我一闻其言,心下朗然省悟。” 沈从文 《边城》十:“地位非常之好,从窗口望出去,河中一切朗然在望。”
(3).疏朗貌。 俞樾 茶香室丛钞·东坡像引 清 毛奇龄 《西河杂笺》:“鼻垂圜根细,而鬚朗然。”
(4).形容声音响亮。说郛卷三十引 元 无名氏《隽永灵》:“诸神皆赋一韵,且各删润雕改商确,又久之遂毕,朗然诵之。”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 梦覘 咏仙女诗,声朗然出风雨外。” 许杰 《赌徒吉顺》下:“两面夹住的高墙的回音,格外朗然。”
《國語辭典》:含糊  拼音:hán hú
1.言语不明白。《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听了他这一片狂妄的话,也犯不著合他斗气,只得含糊著答应了几个『是』。」也作「含胡」。
2.做事不澈底,马马虎虎。《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也作「含胡」。
《國語辭典》:郁律(鬱律)  拼音:yù lǜ
1.烟气上腾的样子。《文选。郭璞。江赋》:「气滃渤以雾杳,时郁律其如烟。」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2.形容雷声低沉阻滞的样子。《文选。扬雄。甘泉赋》:「雷郁律于岩窔兮,电倏忽于墙藩。」
3.深峻险曲的样子。《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漢語大詞典》:郁垒神荼(鬱壘神荼)
(1).二神名。传说善治恶鬼,故旧时民间奉为门神。 王充 论衡·订鬼山海经:“ 沧海 之中,有 度朔 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 神荼 ,一曰 鬱垒 ,主閲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 黄帝 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 神荼 、 鬱垒 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汉 张衡 《东京赋》:“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垒 ; 神荼 副焉,对操索苇。”按,战国策·齐策三“今子东国之桃梗也” 汉 高诱 注作“荼与”、“鬱雷”。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作“荼与鬱垒”。参见“ 鬱律 ”。
(2).指桃符、春联。 宋 姜夔 《鹧鸪天·丁巳元日》词:“娇儿学作人间字,鬱垒神荼写未真。”参见“ 桃符 ”。
《國語辭典》:悠长(悠長)  拼音:yōu cháng
久远、漫长。《汉书。卷一○○。叙传上》:「道悠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三国魏。曹丕〈离居赋〉:「愁耿耿而不寐,历冬夜之悠长。」
《國語辭典》:呼声(呼聲)  拼音:hū shēng
1.呼喊的声音。《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文辞谢之际,忽堂上如数十人呼声。」
2.比喻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如:「执政者不应漠视人民渴望自由、民主的呼声。」
3.比喻支持度。如:「他参选议员选举,呼声很高。」
《漢語大詞典》:远韵(遠韻)
亦作“ 远韵 ”。
(1).高远的风韵。晋书·庾敳传:“ 敳 字 子嵩 ,长不满七尺,而腰带十围,雅有远韵。” 宋 陈师道 《寄答王直方》诗:“怀禄有遐心,从俗无远韵。”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 子安 才藻,独步初 唐 。入盛 唐 似过 右丞 ,而远韵不及,终是弱於 李 杜 。” 清 刘大櫆 《〈朱子颖诗集〉序》:“与 子颖 同上 泰山 ,登 日观 ,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与 子颖 畧相近云。”
(2).传及远方的声音。 宋 朱熹 《南安道中》诗:“高蝉多远韵,茂树有餘音。”
《國語辭典》:好听(好聽)  拼音:hǎo tīng
1.声音悦耳。如:「笛声悠悠扬扬地从远处传来,真是好听。」
2.内容精采动人。《红楼梦》第三九回:「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们说的书还好听。」
《國語辭典》:嘹呖(嘹嚦)  拼音:liáo lì
鸿、雁、鹤等的鸣声。《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芦苇中鸿雁群集,嘹呖干云,哀声动人。」清。邓廷桢〈好事近。云母小窗虚〉词:「料得平沙孤艇,听征鸿嘹呖。」也作「嘹唳」。
《漢語大詞典》:一吷
轻轻一吹的声音。吷,微声。庄子·则阳:“ 惠子 曰:‘夫吹筦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 尧 舜 ,人之所誉也,道 尧 舜 於 戴晋人 之前,譬犹一吷也。’” 唐 韩愈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 晋人 目二子,其犹吹一吷。”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
《漢語大詞典》:响彻
充满了回荡的声音。例如:树林里响彻了斧子的声音。
使音乐或叫声在空中回荡。例如:旅行歌唱队的歌声响彻松林。
充满声音。例如:一曲响彻云霄的凯歌。
《漢語大詞典》:嘉声(嘉聲)
(1).美好的声誉。 汉 蔡邕 《郭有道碑》:“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三国 魏 高堂隆 《谏明帝疏》:“闻之四夷,非嘉声也;垂之竹帛,非令名也。”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公实德令政,嘉声而异才,且淹久也。”
(2).美妙的声音。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日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
《國語辭典》:铿铿(鏗鏗)  拼音:kēng kēng
1.拟声词。形容金属或瓦石的响声。《礼记。乐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
2.形容言语明确响亮。《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杨政传》:「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
《國語辭典》:嘈杂(嘈雜)  拼音:cáo zá
形容声音喧闹、杂乱。《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文明小史》第三回:「听了听二门外头那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鼕鼕的响,其势岌岌可危。」
《國語辭典》:喧天  拼音:xuān tiān
形容声音大得震天。《薛仁贵征辽事略》:「忽闻金鼓喧天,喊声震地,旗幡遮天,鎗刀耀日。」《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连夜具办妆奁,收拾宝马香车,令宋宪、魏续一同韩胤送女前去。鼓乐喧天,送出城外。」也作「喧阗」。
分類: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