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籍誉(籍譽)
盛大的声誉。 南朝 梁 江淹 《齐故司徒右长史檀超墓铭》:“嘉采籍誉,登国振朝。”
分類:盛大声誉
《國語辭典》:享誉(享譽)  拼音:xiǎng yù
享有声誉。如:「享誉文坛」、「享誉国际」。
《漢語大詞典》:謏问(謏問)
小有声誉。 北周 庾信 《和何仪同讲竟述怀》:“实欣怀謏问,逢君理入微。”一本作“ 謏闻 ”。参见“ 謏闻 ”。
《漢語大詞典》:謏闻(謏聞)
(1).小有声名。礼记·学记:“发宪虑,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郑玄 注:“謏之言小也。” 孔颖达 疏:“謏之言小;闻,声闻也。”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近年士风盛而古意衰,习竞浮华,辞昧体要,真材不足以胜,謏闻雷同,反得以敝帚倖出。”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虽士之修身洁行,非以謏闻而骇俗。”
(2).孤陋寡闻。常用作谦词。南齐书·陆澄传:“ 澄 謏闻肤见,貽挠后昆,上掩皇明,下笼朝议。”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臣掖垣备位,论譔非工,受明命之已行,率謏闻而塞职。” 元 张起岩 《济南路大都督张公行状》:“故详録其实,而以謏闻附,庶备宗工鉅儒之采择云。” 清 钱谦益 《苏州府重修学志序》:“则姑述其謏闻以告于乡之子弟,其亦可乎?”
《漢語大詞典》:骁名(驍名)
勇武的声誉。三国志·蜀志·黄权传:“ 权 諫曰:‘左将军有驍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
分類:勇武声誉
《漢語大詞典》:骛名(騖名)
追求声誉。 唐 元稹 《解秋》诗之三:“往岁学仙侣,各在无何乡,同时騖名者,次第鵷鷺行。”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騖名之士如某君,孤进宜悯谅也。”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读者不深惟其利病,而儳焉以除旧布新为号,岂其智有未喻?亦騖名而不求实之过哉。”
分類:追求声誉
《漢語大詞典》:玉誉(玉譽)
美好的声誉。 南朝 齐 王俭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槐宰金贞,藩维玉誉。时彦莘莘,国胄楚楚。”
分類:美好声誉
《漢語大詞典》:负誉(負譽)
(1).享有声誉。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镇北之负誉矜前,风飈凛然。”
(2).谓声誉不好。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润:“﹝ 润 ﹞虽则负誉帝京,而神气自得;或讥毁达其耳者,曾若不闻。以道镇心,情无喜怒。”
《國語辭典》:国格(國格)  拼音:guó gé
国家的尊严与品格。如:「人格不可失,国格焉可辱?」
《漢語大詞典》:鸿芬(鴻芬)
浓盛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声誉。 唐 韩休 《赠邠州刺史韦公神道碑》:“公淳辉秉灵,鸿芬锡祉,合英秀发,扬光炯曜。” 明 汤显祖 《广意赋》:“肇皇皇之帝 夋 兮,备鸿芬之纯粹。”
《漢語大詞典》:仁誉(仁譽)
仁爱的声誉。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上:“上有仁誉,而下有治名。”
分類:仁爱声誉
《漢語大詞典》:亚等(亞等)
谓声誉、地位并列,同等。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那其间青霄独步上天梯,看姓名亚等呼先辈。”
《国语辞典》:校誉(校誉)  拼音:xiào yù
学校声誉的简称。
分类:学校声誉
《漢語大詞典》:轶声(軼聲)
谓声誉超越。 汉 班固 《典引》:“光扬大 汉 ,軼声前代。”
分類:声誉超越
《漢語大詞典》:誉说(譽説)
声誉和议论。 宋 王令 《再上邵不疑书》:“以 令 之甚贱,才谋不足以裨左右之长,誉説不足以取当世之重,不识阁下是诚何求哉?”
《漢語大詞典》:逞誉(逞譽)
炫耀声誉。 北齐 郑述祖 《天柱山铭》:“自结衣逞誉,革履传声,组綬相辉,貂冕交映。”
分類:炫耀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