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折射  拼音:zhé shè
光线或声波射入密度不同的介质中,而改变行进方向的现象。
《國語辭典》:音强(音強)  拼音:yīn qiáng
声音的强弱。语音的强弱或轻重和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以及发音时气力的强弱有关,表现于音波振幅的大小。在很多语言中运用声音的强弱来区别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也称为「音量」、「音势」。
《國語辭典》:音速  拼音:yīn sù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率。音速随传音介质的温度而变。例如在正常状况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率约为每小时一千二百公里。
《漢語大詞典》:微音器
即话筒。声波通过微音器时,微音器能使电流随声波的变化做相应的变化,用于有线和无线电广播。也叫传声器、麦克风。
《國語辭典》:扬声器(揚聲器)  拼音:yáng shēng qì
音响系统里,利用电能转成声音的装置。其构造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固定位置的永久磁铁,一是和线圈相连的纸制圆锥。当线圈内的电流产生变化时,受磁铁作用的力量也起变化,纸制圆锥跟著振动,因而发出声音。也称为「喇叭」。
《国语辞典》:回声探测(回声探测)  拼音:huí shēng tàn cè
利用声波在海水中传递速度及时间,推算深度,以研究海底地形的方法。
《国语辞典》:音响测深仪(音响测深仪)  拼音:yīn xiǎng cè shēn yí
利用已知声波速度测量往返水底的时间来探测水深的仪器。
《国语辞典》:超音波  拼音:chāo yīn bō
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二十赫到两万赫之间,故称频率高于两万赫的声波为「超音波」。超音波的波长比普通音波短,在空气中易被吸收,因此传播距离短。由于它的定向性较好,近来被广泛用于鱼群、冰山、潜艇、深水、金属缺陷及人体病理的侦测上。也称为「超声波」。
《国语辞典》:超音速  拼音:chāo yīn sù
物体运动的速率高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率。
《国语辞典》:低频率(低频率)  拼音:dī pín lǜ
较低的频率。通常用于指电波、电流或声波。如可听音讯低于二百五十赫的频率成分。
《国语辞典》:发话器(发话器)  拼音:fā huà qì
发话器的功能是将声波变成电流送到通话对象的收话器。早期发话器的构造,以薄铁片做成的振动板与固定板间充满碳粒子,当我们说话时,声波激振振动板,振动板与固定板间的碳粒子因为受到挤压,间隙缩小,接触面积增大而使电阻变小,电流增强;反之则电流变小,随著我们说话声音的大小,发话器便送出强弱不同的电流。
《国语辞典》:播报(播报)  拼音:bò bào
利用无线电波或声波以传送讯息。
《国语辞典》:乱反射(乱反射)  拼音:luàn fǎn shè
声波或电磁波由于传送介质不均匀或异向性,而发生向不同方向分散传播的现象。也称为「散射」。
《漢語大詞典》:共鸣器(共鳴器)
亦称“ 共振器 ”。 在声波作用下可以发生共振现象而使声音加强的物体或空腔。如音叉下面所附的木箱,是一个空气室,它的大小和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应,能同音叉一起振动,发出响亮的声音。弦乐器如琵琶、三弦、二胡等的琴身和琴筒,都有共鸣器的作用。
《國語辭典》:耳郭  拼音:ěr guō
外耳的外围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