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旷鸣鸾(1582年—?),字思恭,号声和,江西庐陵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江西乡试第六十六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联捷丁未科殿试三甲第96名进士。通政司观政,三十六年授丹阳知县,四十六年升兵部武库司主事,天启三年升礼部仪制司,四年升尚宝司丞,本年升少卿,五年降,崇祯四年起光禄寺丞。
吴凤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凤章(?—?),号声和,广东省潮州府潮阳县贵山都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生。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进士。出任松阳县(今浙江丽水市)知县。其时离县城六十里处有蛇出没作祟,乡民膜拜,凤章挺身而出:「除害安民乃是知县职责。」遂用县印打击偶像,然后烧毁,其害遂止。该县西部田园常患乾旱,凤章因势利导,改水向西流,使田园获得水源灌溉,瘠地变成良田,百姓交口称颂。
《漢語大詞典》:缓歌慢舞(緩歌慢舞)
柔和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 唐 白居易 《长恨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亦作“ 缓歌縵舞 ”。 宋 李纲 《荔枝词》集句:“ 沈香亭 北倚栏干,缓歌縵舞凝丝竹。”
《漢語大詞典》:鼓乐齐鸣(鼓樂齊鳴)
击鼓声和奏乐声一齐响起来。形容热闹景象。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第一景:“群众起立,鼓乐齐鸣。”《新民晚报》1991.11.3:“焰火升空,鼓乐齐鸣,十里渔港张灯结彩。”
《國語辭典》:笙磬同音  拼音:shēng qìng tóng yīn
乐声相和。语出《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比喻人相处和谐。《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等传。赞曰》:「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國語辭典》:闰音(閏音)  拼音:rùn yīn
闰,有多馀之义。「闰音」指各地方言中所有而国语注音符号所缺的声和韵。
《漢語大詞典》:蛮歌獠语(蠻歌獠語)
南方少数民族的歌声和讲话声。 宋 张耒 《鸣蛙赋》:“若 羌 丝野鼓,杂乱无节兮,又似夫蛮歌獠语,诡怪之迭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