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44,分290页显示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9  70  71  7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士坦
士夫画
士风日漓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士豻
士饱马腾
士大夫郡
身先士众
身先士卒
绅士风度
绅士协定
术士冠
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侍读博士
《漢語大詞典》:士坦
英语stamp的译音。邮票。曾通行于 香港 等地的 粤 方言中。
《漢語大詞典》:士夫画(士夫畫)
画家的画,文人的画。别于画院待诏、祗候等所作的院体画。 明 唐寅 《六如画谱·士夫画》:“ 赵子昂 问 钱舜举 曰:‘如何是士夫画?’ 舜举 答曰:‘画家画也。’”
《高级汉语词典》:士风日漓
读书的风气一天天淡薄了
《國語辭典》: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拼音: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
进步神速,使人另眼相看。语本《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韵府拾遗 翰韵》:士豻
射法考天子三侯虎熊豹诸侯二熊豹大夫麋士豻
《國語辭典》:士饱马腾(士飽馬騰)  拼音:shì bǎo mǎ téng
军队中的粮饷充足,士气高昂。清。李渔《奈何天》第一五出:「若还一到便攻,一攻就战,他那里士饱马腾,𠴰这里人疲马倦,子怕没有甚么好处哩。」
《分类字锦》:士大夫郡
水经志犍为武阳县故大夜郎国汉武帝开道置以为县太初四年益州刺史任安城武阳建元六年置光武谓之士大夫郡
分类:州郡
《國語辭典》:身先士众(身先士眾)  拼音:shēn xiān shì zhòng
作战时统帅奋勇杀敌于众士兵之前。《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人广也!」也作「身先士卒」。
《國語辭典》:身先士卒  拼音:shēn xiān shì zú
1.作战时将帅奋勇杀敌于士兵之前。《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也作「躬先士卒」、「身先士众」。
2.比喻领导、带头走在众人之前。如:「总经理身先士卒的带领员工,进行节约运动。」
《國語辭典》:身先士卒  拼音:shēn xiān shì zú
1.作战时将帅奋勇杀敌于士兵之前。《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也作「躬先士卒」、「身先士众」。
2.比喻领导、带头走在众人之前。如:「总经理身先士卒的带领员工,进行节约运动。」
《漢語大詞典》:绅士风度
具有绅士特征的,指文明高雅的身份
帽子和凉鞋…都带着绅士气
《国语辞典》:绅士协定(绅士协定)  拼音:shēn shì xié dìng
不经书面共同签字,只以信义为重,而不用法定手续的口头协定。也称为「君子协定」。
《漢語大詞典》:术士冠(術士冠)
见“ 术氏冠 ”。
《漢語大詞典》:术氏冠(術氏冠)
亦作“ 术士冠 ”。 即鹬冠,古代掌天文者所戴的帽子。 汉 蔡邕 独断:“术士冠,前圆, 吴 制,邐迤四重, 赵 武灵王 好服之。今者不用,其説未闻。”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鹬:“鷸,水鸟……古人以其知天时,乃为冠,象此鸟之形,使掌天文者冠之。故逸记曰:‘知天文者冠鷸。’此其证也。鷸字音聿,亦有术音,故《衣服图》及 蔡邕 独断谓为‘术氏冠’,亦因鷸音转为术字耳,非道术之谓也。” 章炳麟 《原儒》:“鷸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一说非鹬冠。格致镜原卷十三引《秕言》:“《礼图》以鷸冠为术士冠,此又以述与术音相近而误。《汉·志》自有术士冠, 赵武灵王 好服之, 汉 不施用,非鷸冠也。”
分類:天文帽子
《漢語大詞典》:侍读学士(侍讀學士)
(1).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 宋 乐史 《广卓异记·柳公权》:“ 开成 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 清 戴震 《范忠贞传》:“中 顺治 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 沈中堂 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 绅灵 ,号叫 绅筱庵 的便是。”
(2). 清 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漢語大詞典》:侍讲学士(侍講學士)
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 宋 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 邢昺 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 元 明 清 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漢語大詞典》:侍读博士(侍讀博士)
古代官名。 南朝 宋 置,授诸王经学。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侍读博士 荀詵 諫, 休茂 杀之。” 胡三省 注:“侍读博士,授诸王经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