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3,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高士湖
女学士
虐士
馁士
士氓
四学士
髯士
饶士
深士
酒士
胁士
庠士
讶士
酸士
五处士
《漢語大詞典》:高士湖
西湖 的别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才情雅致:“ 西湖 之改名 高士湖 也, 孙太白 自序云:‘ 正德 乙亥孟春十四日,予与 石川子 泛舟 西湖 ,时 石川子 著方山冠,予戴华阳巾,被高士服,把酒四望,予顾谓 石川子 曰:“昔 青莲居士 李白 与尚书郎 张渭 泛 沔州 南湖 ,因改为 郎官湖 。今日予与子游,颇追蹟前事, 西湖 因可为 高士湖 矣。”’”
分類:西湖
《國語辭典》:女学士(女學士)  拼音:nǚ xué shì
1.宫中有才学的嫔妃或宫女。《陈书。卷七。皇后列传。后主沈皇后》:「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为女学士。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
2.有才学、能诗文的女子。《聊斋志异。卷四。公孙九娘》:「且是女学士,诗词俱大高。昨儿稍得指教。」
3.女性的大学毕业生。
《國語辭典》:虐士  拼音:nüè shì
死去的士人。《左传。哀公十五年》:「先民有言曰:『无秽虐士。』」
分類:士人
《國語辭典》:馁士(餒士)  拼音:něi shì
饥饿的读书人。唐。孟郊隐士〉诗:「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饥人。」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士氓
士人与庶民。氓,民。 南朝 梁简文帝 《图雍州贤能刺史教》:“或有留爱士氓,或有传芳史籍。”
分類:士人庶民
《漢語大詞典》:四学士(四學士)
指 北宋 诗人 黄庭坚 、 秦观 、 晁补之 、 张耒 四人。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 黄庭坚 ﹞与 张耒 、 晁补之 、 秦观 俱游 苏軾 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漢語大詞典》:髯士
多须的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明日王师入城,捕得一髯士,状颇类 顺 ,遂诛之。”
《漢語大詞典》:饶士(饒士)
指才高德厚的人。 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饶士处世,但患无典尔。” 汪继培 笺:“饶士,谓士之才德优饶者。”
分類:高德
《漢語大詞典》:深士
见识深远的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能夷异如 裴楷 ,处逼如 裴遐 ,可称深士乎。”
分類:见识深远
《骈字类编》:酒士
汉书王莽传:牺和置酒士。郡一人。乘传督酒利酤。后汉书李业传:王莽以业为酒士。注:王莽时官酒。故置酒士也。
《漢語大詞典》:胁士(脅士)
佛教语。侍立在佛两旁的菩萨。菩萨常在佛左右,辅佐宣化,故称“胁士”。如 文殊 、 普贤 二菩萨,为 释迦佛 之胁士; 观音 、 势至 二菩萨,为 阿弥陀佛 之胁士; 日光 、 月光 二菩萨,为 药师佛 之胁士。小乘佛教则以 大迦叶 、 阿难 为 释迦佛 的胁士。
《漢語大詞典》:庠士
指在学生员。 明 清 时为秀才的别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嗤鄙·侮人自侮:“ 吴 中人士,好为滑稽。向有一年少庠士,吻流也。一日遇所善僧,戏曰:‘秃子之秃字若为写?’僧应声曰:‘即秀才秀字掉转尾去。’士为屈服。”
《漢語大詞典》:讶士(訝士)
周 代官名。周礼·秋官·讶士:“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諭罪刑于邦国,凡四方之有治於士者造焉。四方有乱狱则往而成之,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凡邦之大事,聚众庶,则读其誓禁。”
分類:官名
《漢語大詞典》:酸士
犹酸丁。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卷十一:“若 退之 之 桃 柳 , 乐天 之 蛮 素 ,虽见词章,酸士所获,寧堪上駟哉!”
《漢語大詞典》:五处士(五處士)
指 汉 末 徐穉 、 姜肱 、 袁闳 、 韦著 、 李昙 五隐士。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尚书令 陈蕃 上疏荐五处士, 豫章 徐穉 、 彭城 姜肱 、 汝南 袁閎 、 京兆 韦著 、 潁川 李曇 帝悉以安车、玄纁备礼徵之,皆不至。”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臣等闻 陈蕃 之荐五处士,名动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