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75,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吕士隆
钱明逸(子飞 修懿 )
王益柔(胜之 )
沈士龙(景之 )
韩退(知止 安逸处士、稷山逸民 )
裴士禹
魏汉津( 冲显处士 嘉晟、嘉晟侯 )
吕公著(晦叔 正献 )
宋敏求(次道 )
田辟(思孟 大隐居士 )
卢士宗(公彦 )
潘兴嗣(延之 清逸居士 )
王安石(世称 王荆公、拗相公 荆公、荆国公、舒国公、舒王 别称 獾郎 介甫 半山 文 )
卢士宏(子高 )
俞汝尚(仁廓、退翁 溪堂居士 )
吕士隆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六年至和元年(1054)任宣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5—1071 【介绍】: 宋临安人,字子飞。钱彦远弟。由殿中丞策制科,转太常博士。为吕夷简所知,擢右正言。首劾范仲淹、富弼,二人皆罢。历知数州府。神宗立,御史论其倾险俭薄,附贾昌朝、夏竦以陷正人,不宜冒居翰院,乃罢学士。久之,知永兴军。卒谥修懿。
全宋诗
钱明逸(一○一五~一○七一),字子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父荫为殿中丞,策制科,擢右正言。擢知谏院,为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权知开封府(《开封府题名记碑》)。罢知蔡州。历扬、青、郓、曹州、应天府。还,判流内铨、知通进银台司。复出知成德军、渭州、秦州。英宗治平初,复为翰林学士。神宗立,出知永兴军。熙宁四年卒,年五十七。谥修懿。《宋史》卷三一七、《东都事略》卷四八有传。
全宋文·卷一○四六
钱明逸(一○一五——一○七一),字子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易子,彦远弟。由殿中丞策制科,转太常博士,擢右正言。首劾范仲淹、富弼,二人皆罢。进同修起居注、知制诰,擢知谏院,为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知开封府。后罢为龙图阁学士、知蔡州。皇祐四年,自扬州知青州,改郓州。又历知曹州、应天府。还,判流内铨、知通进银台司。复于嘉祐四年出知成德军;五年,知渭州;八年,加端明殿学士、知秦州。治平初,复为翰林学士。神宗立,御史论其倾险憸薄,倾附贾昌朝、夏竦以陷正人,文辞浅缪,不宜冒居翰院,乃罢学士。熙宁元年,出知永兴军。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修懿。《宋史》卷三一七《钱惟演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5—1086 【介绍】: 宋河南人,字胜之。王曙子。以荫入仕。仁宗时官殿中丞,除集贤校理。坐预苏舜钦奏邸会,黜监复州酒。后为两浙、京东西转运使。神宗朝累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应天府。为人伉直,喜论天下事。元昊叛时,曾上备边选将之策。凡宫中所需不符法式,有司迎合以求进者,悉论之。
全宋诗
王益柔(一○一五~一○八六),字胜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用荫至殿中丞,知介丘县。仁宗庆历初以范仲淹荐,除集贤校理。因参预苏舜钦进奏院宴会,黜监复州酒税。久之,为开封府推官,出为两浙、京东西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入判度支审院。历知制诰、兼直学士院,迁龙图阁直学士、秘书监,知蔡、扬、亳州,江宁、应天府。哲宗元祐元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八),年七十二。《东都事略》卷五三、《宋史》卷二八六有传。今录诗六首。
沈士龙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四九
沈士龙(一○一六——一○八三),字景之,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宝元元年进士,时年二十三,为颍上尉。历益州录事参军、秘书丞,以奉议郎致仕。元丰六年卒,年六十八。著有《阳夏杂稿》五卷。见《奉议郎致仕沈公墓志铭》(《安徽通志稿》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稷山人,字知止,号安逸处士。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隐嵩山,有诗名。吴遵路、石延年论其高节,诏赐粟帛。以寿终。
全宋诗
韩退,字知止,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赐号安逸处士。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
全宋文·卷四八○
韩退,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自号稷山逸民。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吴遵路、石延年、孙抃等论其高节,嘉祐二年六月诏赐粟帛,号安逸处士。以寿终。《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有附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二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裴士禹,开封(今属河南)人。德舆次子。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为西京留守推官(《西溪集》卷一○《洛苑使英州刺史裴公墓志》)。
魏汉津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17—1106 【介绍】: 宋蜀人。曾为黥卒。仁宗皇祐中,以通乐律被荐,不获用。徽宗崇宁初,得召见,献乐议,人以为迂怪,宰相蔡京独神之,遂请铸九鼎、帝坐大钟及二十四气钟。鼎成,赐号冲显处士。新乐成,赐名《大晟乐》,加汉津虚和冲显宝应先生。卒谥嘉晟。
全宋文·卷九九二
魏汉津(?——一一○六),本蜀黥卒,皇祐中以善乐荐。崇宁初年九十馀,献乐议,请铸九鼎。四年鼎成,赐号冲显处士。八月,《大晟乐》成,加虚和冲显宝应先生,秩比中散大夫。五年十二月卒,赠太中大夫,谥嘉晟侯,配食宝成殿昭应堂。著有《大晟乐书》。《宋史》卷四六二有传,又见同书卷一二八、一二九,《宋会要辑稿》乐二之三一、仪制一三之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8—1089 【介绍】: 宋寿州人,字晦叔。吕公弼弟。仁宗时登进士第。英宗时知蔡州。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初,知开封府,为御史中丞。反对行青苗法,言吕惠卿奸邪不可用,出知颍州。起知河阳,召还知审官院,寻同知枢密院事。哲宗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辅政,废除新法。三年,恳辞位,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卒谥正献。
全宋诗
吕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时以父荫补奉礼郎。举进士,通判颍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知开封府。二年,为御史中丞,出知颍州。八年,入为翰林学士承旨,改知审官院,同知枢密院事。元丰五年(一○八二),除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徙扬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四年卒,年七十二。谥正献。《东都事略》卷八八、《宋史》卷三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全宋文·卷一○九二
吕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夷简子,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登进士第,召试馆职,不就。通判颍州,与郡守欧阳修为讲学友。判吏部南曹,除同文院检讨、同判太常寺,改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英宗亲政,加龙图阁直学士,出知蔡州。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熙宁初,知开封府。二年为御史中丞。以与王安石意见不合,出知颍州、河阳。召还提举中太一宫,迁翰林学士承旨,改端明殿学士,知审刑院,同知枢密院事。元丰五年乞去位,除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徙扬州。哲宗即位,还朝为侍读,拜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四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79 【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字次道。宋绶子。仁宗宝元二年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出签书集庆军判官。任编修官,预修《新唐书》。英宗治平中,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并编修《仁宗实录》,判太常寺。神宗时,历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修《两朝正史》。藏书三万卷,熟于朝廷典故,著书甚多。有《春明退朝录》、《长安志》,辑《唐大诏令集》等。
全宋诗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绶子。仁宗时以父荫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后充编修官,预修《唐书》。出知亳州。英宗治平中,累擢知制诰、判太常寺。后出知绛州,寻召还,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著作今存《春明退朝录》三卷、《长安志》二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镇《宋谏议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一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四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绶子。天圣三年,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宝元二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第。仁宗朝历官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太平、亳州,累迁至工部郎中。治平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熙宁中,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赠礼部侍郎。敏求学识博洽,著述甚丰。尝奉诏修《两朝正史》,预修《新唐书》,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百四十八卷,辑《唐大诏令》百三十卷,另著有《书闱集》十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集》十卷、《东观绝笔集》二十卷、《东京记》三卷、《閤门仪制》十三卷、《长安志》二十卷(存)、《河南志》二十卷(今存本不分卷)、《春明退朝录》二卷(存)等。见范镇《宋谏议敏求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苏魏公集》卷五一《龙图阁直学士修国史宋公神道碑》,《宋史》卷二九一《宋绶传》附子敏求传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康人,字思孟,号大隐居士。嗜学能诗。仁宗嘉祐间游上庠,二十年无所成,浩然归隐。教子甚严,登第及特恩者七人。郡称义方田氏。
卢士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潍州昌乐人,字公彦。举五经科登第。历审刑院详议官、提点江西刑狱。仁宗时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出知青州。英宗立,召对,论知人安民之要,劝帝守祖宗法。神宗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以儒者长于刑名之学,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主于仁恕。卒年七十一。
全宋文·卷五五四
卢士宗(一○○○——一○七○),字公彦,潍州昌乐(今山东昌乐)人。举五经,历审刑院详议、编册删定官,提点江西刑狱。仁宗授天章阁侍讲,进待制,判流内铨,擢龙图阁直学士、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英宗治平二年,以议仁宗神主祔庙事不合,出知青州,改忻州。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熙宁三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士宗以儒者而长于刑名之学,故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居新建,字延之,号清逸居士。少孤,笃学,与王安石、曾巩、王回、袁陟俱友善。以荫授将作监主簿。调德化尉,以不愿俯仰上官,弃官归。筑室豫章城南,著书吟诗自娱。神宗熙宁初召为筠州推官,辞不就。卒年八十七。有文集及《诗话》。
全宋诗
潘兴嗣(一○二一~?按《元丰类稿》卷三三《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谓曾巩知洪州时潘兴嗣五十六岁,又卷一九《洪州东门记》谓熙宁九年曾巩知洪州),字延之,号清逸居士,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幼以父荫得官。年二十二,授江州德化县尉,不赴。熙宁二年(一○六九),授筠州军事推官,亦不就(同上书)。与王安石、曾巩、周敦颐友善。事见明嘉靖《九江府志》卷六、卷七。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一五一三
潘兴嗣,字延之,新建(今江西新建)人。以荫授将作监主簿。少孤笃学,与王安石、曾巩、王回、袁陟相友善。初调德化尉,谒江州刺史许瑊,瑊不为礼,投劾去。筑室豫章城南,自号清逸居士,著书哦诗以自娱。公卿交荐,朝廷闻之,召命再至,以母老固辞。隐居六十馀年,年八十七乃卒。见《无为集》卷一四《故钱夫人墓志铭》,《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二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全宋诗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为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为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为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为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文。著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著《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为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为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證,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为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词学图录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全宋文·卷一三六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及第,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朝历官至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起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势力强烈反对,七年,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次年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绍圣中,谥曰文。崇宁三年,追封舒王。安石善属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百卷传世。另著有《三经新义》(已佚,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字说》等。《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新郑人,字子高。以父任入仕。屡更州县,所至著清名。知汉州,校实民产,使力役不滥。改知洋州,以圭田多虚籍,令随实以输,自部使者而下,皆十损七八。文彦博、包拯荐其廉能,擢夔州路转运使、知广州。后以光禄卿致仕。卒年七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乌程人,字仁廓,一字退翁,号溪堂居士。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熙宁初签书剑南西川判官,时王安石当国,欲引置御史,使弹击异己,汝尚知安石荐用之意,力辞免。后从赵抃于青州,以屯田郎中致仕。卒年七十余。
全宋诗
俞汝尚,字仁廓,一字退翁,号溪堂居士(《宋诗拾遗》卷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光绪《归安县志》卷三一)。知导江县。神宗熙宁初,签书剑南西川判官。王安石当国,欲置为御史,力辞。从赵抃辟入青州幕,以屯田郎中致仕。卒年七十馀。有《溪堂集》四卷,已佚。《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