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壤(邊壤)
犹边地。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斯必然之数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战略》:“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持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庆拜洛表》:“臣已灰灭遐荒,肝涂边壤,岂得尚存骸骨。” 宋 王圭 《庞庄敏公籍神道碑》:“以谓方用兵时,边壤烦苦, 关中 萧然,请减缘边之兵,还食内地。”
分類:边地
《漢語大詞典》:腴壤
肥沃的土地。宋书·孔灵符传:“谓宜适任民情,从其所乐,开宥逋亡,且令就业;若审成腴壤,然后议迁。”
分類:肥沃土地
《漢語大詞典》:裔壤
即裔土。 唐 刘禹锡 《上淮南李相公启》:“咋舌兢魂,分终裔壤。”参见“ 裔土 ”。
《漢語大詞典》:裔土
荒瘠边远的地方。国语·周语上:“犹有散迁懈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於是乎有蛮夷之国。”《三国志·蜀志·许靖传》:“陨没不达者,则永衔罪责,入於裔土矣。”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恭惟大行 李慈渊圣皇帝 ,蹈千仞之渊冰,脱羣生於涂炭,皇天降割,裔土告终。”
分類:边远
《漢語大詞典》:瘠壤
瘠土。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赋》:“勾蘖牙於瘠壤,其谁育之而使成。”
《漢語大詞典》:境壤
犹境域。 唐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境路盘紆,疆埸回互,行次即书,不在编比。故诸 印度 ,无分境壤,散书国末,略指封域。” 清 方苞 《又书货殖传后》:“后乃备举山川境壤之支凑,以及人民謡俗、性质、作业,则以 汉 兴,海内为一。” 清 薛福成 《保荐使才疏》:“於是境壤则与彼毘连,条约则许彼通行。”
分類:境域
《漢語大詞典》:华壤(華壤)
华夏之区。指中原。《晋书·孔坦传》:“使九服式序,四海一统,封京观於中原,反紫极於华壤。”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由 金日磾 不生华壤,何限九服之外,不有穷理之人,内外为判,诚亦难乎?”《魏书·田益宗传》:“先帝以卿劳旧,州小禄薄,故迁牧华壤,爰登显级。”
分類:华夏中原
《漢語大詞典》:福壤
堪舆家所称地脉灵气所钟之地。北史·杨素传:“乃遍歷川原,亲自占择,志图元吉,孜孜不已,遂得神皋福壤,营建山陵。”
《漢語大詞典》:内壤
同“内伤”。 壤,通“ 伤 ”。《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 范宁 注:“凡所吐出者,其壤在外;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内。” 杨士勋 疏:“‘壤’字为《穀梁》音者皆为伤。 徐邈 亦作伤。”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诗:“重轮庆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销。”
《分类字锦》:析壤
钱珝册祁王文析壤之休自天而体
分类:封爵
《漢語大詞典》:田壤
犹田地。 宋 韩维 《答和叔城东寻春》:“时属积雪霽,田壤坟以苏。” 明 刘三吾 《野庄赋》:“宅幽兮势广,宜尔居兮与尔田壤。”
分類:田地
《漢語大詞典》:赤壤
(1).红土。《书·泰誓上》“焚炙忠良” 唐 孔颖达 疏:“ 文王 献 洛 西之地,赤壤之田方千里,请 紂 除炮烙之刑。” 陈毅 《由北京到广州》诗:“ 韶山冲 里览风物,靄靄青松赤壤嵌。”
(2).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南方色赤,以赤壤象征南方。《隋书·薛道衡传》:“占揆星景,移建邦畿,下凭赤壤,上协紫微。”
《國語辭典》:壤壤  拼音:rǎng rǎng
纷乱的样子。《吕氏春秋。先识览。知接》:「戎人见暴布者,而问之曰:『何以为之莽莽也?』指麻而示之。怒曰:『孰之壤壤也。』」《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也作「攘攘」。
《分类字锦》:则壤(则壤)
书咸则三壤成赋中邦
分类:赋税
《漢語大詞典》:同壤
(1).犹言同一地域。左传·哀公元年:“ 句践 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讎,于是乎克而弗取……后虽悔之,不可食已。”
(2).指乡邻。《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隋 江总 《广州刺史欧阳頠墓志》:“公孝敬纯深,友悌敦睦,家积遗财并让诸季,兼賙同壤。”
(3).谓同穴合葬。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陋 苍梧 之不从兮,遵 鮒隅 以同壤。” 李善 注:“山海经曰:‘大荒之中,河水之閒, 鮒隅 之山,帝 顓頊 与九嬪葬焉。’”
《漢語大詞典》:遗壤(遺壤)
荒废的土地。宋书·孔琳之传:“敬授民时,各顺其业,游荡知反,务末自休,固以南亩竞力,野无遗壤矣。”
分類:荒废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