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土壤地带性
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可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从低纬到高纬出现砖红壤、红壤、棕壤、灰化土、冰沼土的变化是土壤纬度地带性的表现。中国暖温带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和棕漠土,即为经度地带性。在高山地区,随山体海拔升高,土壤类型随之呈垂直变化。
《漢語大詞典》:土壤胶体
土壤中呈胶体状态的物质。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类。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无机胶体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壤胶体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肥力变化起重要作用。
《漢語大詞典》:土壤空气
存在于土壤中气体的总称。分别以自由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以溶解态存在于土壤水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土粒中。土壤空气基本上是由大气而来,但也有少部分产生于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空气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形成有重大意义。
《漢語大詞典》:土壤水
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液态水按所受的力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毛管水是土壤毛管孔隙中保持的水分,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的土壤水分。土壤水来自于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國語辭典》:土壤污染(土壤汙染)  拼音:tǔ rǎng wū rǎn
土壤受外来化学物质的侵入,使土壤变质,失去种植的能力。污染来源有工业、都市废水、农业、水肥、重金属污染等。
《國語辭典》:土壤细流(土壤細流)  拼音:tǔ rǎng xì liú
比喻细微的事物,也能发生重大的作用。语本《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分類:微不足道
《國語辭典》:土壤学(土壤學)  拼音:tǔ rǎng xué
研究土壤特性、成分等性质的科学。包括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学以及土壤微生物学。
《漢語大詞典》:土壤母质
又称“成土母质”。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其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机械组成(颗粒大小),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性质。
《漢語大詞典》:五壤
(1).润泽的上等土壤。管子·地员:“蘟土之次曰五壤。五壤之状,芬然若泽若屯土。”参见“ 五粟 ”。
(2).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地。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地葆》:“五壤之胜: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
《漢語大詞典》:五粟
粟土。适宜种植的上等优质土壤。
《漢語大詞典》:希壤忽浓(希壤忽濃)
谓土壤湿度大不能承载人。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三折:“希壤忽浓泥又滑。”
《國語辭典》:天壤王郎  拼音:tiān rǎng wáng láng
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因不满丈夫王凝之所说的话。意谓想不到天地间,居然有这种人。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用以指妇女对所嫁丈夫不满意。如:「当初追求的人那么多,却偏偏嫁个天壤王郎,真是瞎了眼!」
《國語辭典》:天壤之别(天壤之別)  拼音:tiān rǎng zhī bié
天与地相隔很远。比喻差别极大。清。吴乔《围炉诗话》卷四:「以视其『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有天壤之别,应酬之害诗如此。」《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不走翰林这途,同一科甲,就有天壤之别了。」也作「天壤之判」。
分類:极大
《國語辭典》:天壤  拼音:tiān rǎng
1.天地。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乃知天壤之所生,诚有自然之妙物也。」《西游记》第四回:「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
2.比喻相隔悬殊。如:「天壤之别」。《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國語辭典》:熙熙壤壤  拼音:xī xī rǎng rǎng
人来人往,热闹纷纭的样子。语本《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國語辭典》:熙熙攘攘  拼音:xī xī rǎng rǎng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如:「百货公司里熙熙攘攘,到处挤满了购物的人潮。」《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熙熙攘攘,都为利来。」
《國語辭典》:遐方绝壤(遐方絕壤)  拼音:xiá fāng jué rǎng
边远地区。宋。陆游上殿劄子〉:「庆历皇佑之盛,复见于今,虽遐方绝壤,皆当梯航而至矣。」也作「遐方绝域」。
《國語辭典》:遐方绝域(遐方絕域)  拼音:xiá fāng jué yù
边远地区。宋。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也作「遐方绝壤」。
《漢語大詞典》:遐州僻壤
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明 高濂 《送王明府之官序》:“我国家重于民社之寄,虽遐州僻壤,必慎选守令以抚摩其人民,苏息其彫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