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壁钩(壁钩)  拼音:bì gōu
钉在墙壁上的挂钩。如:「在墙上钉几个壁钩,好吊挂衣物。」
《国语辞典》:壁球  拼音:bì qiú
1.一种球类运动。英语squash ball翻译而来。起源于英国。在一面为透明面、三面为墙的地板场地,以长柄网拍挥击来自壁面的反弹球。可选择单打或二、三、四人对打,每局以九分计算,采三战两胜制。
2.壁球比赛所使用的球。为正圆形橡皮制空心球,比桌球稍大,较无弹性。
《漢語大詞典》:走壁飞檐(走壁飛簷)
谓武功高强,能在建筑物上行走如飞。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我虽不会长枪大戟,不知走壁飞檐,也颇颇有些肝胆。”粤剧《搜书院》第四幕:“非也!只怕仁兄不会走壁飞檐,难入镇台府上。”亦作“ 走壁飞簷 ”。《三侠五义》第八一回:“他便施展生平武艺,走壁飞簷。”
《国语辞典》:薄壁组织(薄壁组织)  拼音:bó bì zǔ zhī
为植物成熟之基础组织系统的一类,多由多或少等直径之薄壁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为「薄壁组织」。多数细胞是只具有初生细胞壁的活细胞,其机能多与营养有关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储藏作用。
《国语辞典》:壁垒分明(壁垒分明)  拼音:bì lěi fēn míng
彼此界限清楚,不相混淆。如:「敌我两方,壁垒分明。」
《国语辞典》:壁上泥皮  拼音:bì shàng ní pí
糊在墙壁上的泥土。古代用以鄙称妻妾,表示犹如剥落后还可重涂的壁上泥一般卑微不受重视。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常言道,媳妇是壁上泥皮。」也作「墙上泥皮」。
《国语辞典》:补壁之作(补壁之作)  拼音:bǔ bì zhī zuò
谦称自己书画作品不佳,只能填补墙上空白之用。
《国语辞典》:折壁脚(折壁脚)  拼音:zhé bì jiǎo
上海方言。指毁谤他人、颠倒是非。
《国语辞典》:鏖兵赤壁  拼音:áo bīng chì bì
三国时代的赤壁之战。比喻艰苦作战,获取胜利。参见「赤壁鏖兵」条。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幼习兵书苦用功,鏖兵赤壁显威风,曹刘岂是无雄将,只俺周郎名振大江东。」
分类:艰苦作战
《国语辞典》:敦煌壁画(敦煌壁画)  拼音:dūn huáng bì huà
敦煌千佛洞洞穴的墙壁上所发现的绘画。唐代以前的绘画多不存在,但敦煌千佛洞却保存了大量的绘画,非常有价值。壁画内容分图案、故事、佛像、供养像四类,是中国绘画的宝藏。
《国语辞典》:残垣败壁(残垣败壁)  拼音:cán yuán bài bì
坍塌毁坏的墙壁。形容萧条荒芜。如:「地震过后,只见到处都是残垣败壁的景象。」
《国语辞典》:赤壁鏖兵  拼音:chì bì áo bīng
鏖兵,双方战争激烈,死伤众多。赤壁鏖兵指汉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与曹操苦战,最后大破曹兵,形成三国鼎立的事。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三国演义》第四七回:「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后亦用以比喻历经艰苦奋战,终于获取胜利。也作「鏖兵赤壁」。
《国语辞典》:处处碰壁(处处碰壁)  拼音:chù chù pèng bì
比喻办事或求人随处受阻,事事不顺利。如:「这物品他推销了一整天,仍是处处碰壁,销路不佳。」
《国语辞典》: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拼音:chì bì huái gǔ
1.宋苏轼所作〈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为苏轼游历赤壁后所写的作品。
2.诗名。清秋瑾所作。七言绝句。全诗为:「潼潼水势响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馀红。」
《国语辞典》: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拼音:chì bì zhī zhàn
东汉建安十三年(西元208),曹操统一北方,本欲乘胜灭吴,统一天下,然孙权与刘备合力抵禦,十月战于赤壁(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