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向拓(嚮搨)
复制古人书画墨迹之法。将古字画贴在窗户上,用白纸覆在上面,就明处勾勒出原笔画,再以浓墨填充。 明 李日华 《紫桃轩杂缀》卷三:“嚮搨者,坐暗室中,穴牖如盎大,悬纸与法书,映而取之,欲其透射毕见,以法书故,縑色沉暗,非此不澈也。”
《漢語大詞典》:影书(影書)
古代复制法书的方法。用纸或绢蒙在墨迹上,向光照明,细线钩描,填以浓墨而成。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字学·影书:“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其曰廓填者,即今之双钩;曰影书者,如今之嚮搨。”
《漢語大詞典》:问慰帖(問慰帖)
唐 贞观 时,购求前代墨迹很严,除了吊丧问疾书迹,其他都收入内府。这类未入内府的书简流传民间,俗称“问慰帖”。 宋 米芾 《寄绍彭》诗:“ 萧 李 騃子弟,不收问慰帖。”参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国语辞典》:宣和书谱(宣和书谱)  拼音:xuān hé shū pǔ
书名。不著撰人姓氏,二十卷。记载宋徽宗时内府所藏墨迹,分历代诸帝王书、以及篆、隶、正、行、草、八分、制诰等八门。每门前有叙论,并于法书目录前系书家小传,品第风格源流,保存了比较丰富的书法史料,可供研究古代书学及书迹流传的参考。此书终以蔡京、蔡卞、米芾作品,或疑即三人所定。
《国语辞典》:楚缯书(楚缯书)  拼音:chǔ zēng shū
战国时期楚国古物,为现存最早书于丝帛上的墨迹。其字迹极小,笔力遒劲而饶意致,表现出婉曲古雅的楚书风格。抗战前后于湖南长沙东郊出土。
《国语辞典》:断幅残纸(断幅残纸)  拼音:duàn fú cán zhǐ
写有诗文墨迹的残纸残片。《宣和书谱。卷九。行书三。唐吴通玄》:「故当时名臣碑刻,往往得其书则誇以为荣;至于文稿,断幅残纸人争传之。」
《国语辞典》:吃墨船儿(吃墨船儿)  拼音:chī mò chuán ér
北平方言。一种装有吃墨纸,可吸乾墨迹的船形文具。
《國語辭典》:断纸馀墨(斷紙餘墨)  拼音:duàn zhǐ yú mò
有诗文、墨迹的残馀纸片。《宣和书谱。卷一二。行书六。蔡京》:「其书为本朝第一,而京独神会心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议者,谓飘逸过之,至于断纸馀墨,人争宝焉。」
《漢語大詞典》:屏风误点(屏風誤點)
指 曹不兴 画屏风误落墨迹之事。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曹不兴:“ 曹不兴 , 吴兴 人也。 孙权 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 权 疑其真,以手弹之。” 唐 王维 《故人张諲以诗见赠聊获酬之》诗:“屏风误点惑 孙郎 ,团扇草书轻内史。”
《漢語大詞典》:秘阁续帖(秘閣續帖)
帖名。凡十卷。 宋 元祐 七年诏以《淳化》《秘阁》二帖未有之墨迹入石,为《秘阁续帖》。参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漢語大詞典》:妙楷台(妙楷臺)
隋炀帝 聚藏古书家墨迹之台,建在 东都 观文殿 后。隋书·经籍志一:“又聚 魏 已来古蹟名画,於殿后起二臺,东曰 妙楷臺 ,藏古跡;西曰 寳蹟臺 ,藏古画。”省称“妙楷”。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叙国朝求访:“近侍暨馆阁诸公张筵纵观,图典之盛,无替 天禄 石渠妙楷 寳蹟 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