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东墙窥宋(東牆窺宋)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悔当日东墙窥 宋 ,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漢語大詞典》: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東向而望,不見西牆)
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覩北方:意有所在也。”后因以“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漢語大詞典》:除墙屋(除牆屋)
指清除墙屋中的虫豸。周礼·秋官·赤犮氏:“ 赤犮氏 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 郑玄 注:“除墙屋者,除虫豸藏逃其中者。” 贾公彦 疏:“今不指其虫豸之名,直云除墙屋者,以其虫豸自埋藏,人所不见,故不指虫,而以墙屋所藏之处而已。”
分類:清除虫豸
《漢語大詞典》:赐墙及肩(賜牆及肩)
语出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 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 贤于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贡 ,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以“赐墙及肩”喻才学浅露。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 赐 墙及肩人得见,公才槃槃一都会。”
分類:才学浅露
《漢語大詞典》:穿穴踰墙(穿穴踰牆)
指偷窃行为。 明 杨慎 《〈易·说卦〉“坎为盗”》:“坎之为卦,外阴柔而内刚狠,有穿穴踰墙乘墉伏莽之状也。”参见“ 穿窬 ”。
分類:偷窃
《漢語大詞典》:穿窬
亦作“ 穿踰 ”。
(1).挖墙洞和爬墙头。指偷窃行为。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歟!” 何晏 集解:“穿,穿壁;窬,窬墙。”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穿踰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赵岐 注:“穿墙踰屋,姦利之心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巢 许 获穿踰之谤。” 明 何景明 《躄盗》:“躄盗者,一足躄,善穿窬。” 梁启超 《新民说》八:“为穿窬者,虽以至丑极垢之名过毁之,其居也恬然。”
(2).指小偷。《北史·隋纪下·炀帝》:“穿窬无所厝其姦宄。”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二出:“公事问明如彻底,一生只怕问穿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中丞:“妆匳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
《漢語大詞典》:穿穴逾墙
指偷窃行为。
分類:偷窃
《漢語大詞典》:骞墙(騫牆)
越墙。太平广记卷一三九引 唐 无名氏《广古今五行记·惠炤师》:“﹝ 惠炤 ﹞其夜騫墙往太后宫院,盗入宫人房里,被捉。”
《漢語大詞典》:墙纸
又称“壁纸”。裱糊墙面的纸张。分三类:(1)塑料墙纸。在原纸上涂一层塑料而成;(2)金属墙纸。在原纸上涂塑并印铜、铅等色后压花而成,具有金属光泽;(3)木纹墙纸。在原纸上印刷木纹而成。
《國語辭典》:墙有缝,壁有耳(牆有縫,壁有耳)  拼音: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
比喻秘密容易泄露出去。《金瓶梅》第八十六回:「你打骂他不打紧,『墙有缝,壁有耳。』」
分類:外泄
《漢語大詞典》:墙报(牆報)
亦作“墻报”。 单位或集体编辑的成组宣传文字,以墙头张贴形式公布,有短小、灵活、及时等特点。 周扬 《谈文艺问题》:“连队文艺活动也是活跃的,战士们把自己的生活和斗争反映在墙报、歌咏、快板、绘画、戏剧上。”
《分类字锦》:墙粗及肩(墙粗及肩)
白居易 题新居寄元八诗 阶庭宽窄才容足,墙壁高低粗及肩。
分类:宅舍
《國語辭典》:墙倒众人推(牆倒眾人推)  拼音: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谚语)比喻人若一旦失势,则众人皆排挤、攻讦他。《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他虽好性儿,你们也该拿出个样儿来,别太过逾了,『墙倒众人推』。」
《國語辭典》:墙风壁耳(牆風壁耳)  拼音:qiáng fēng bì ěr
墙的缝隙易漏风,隔墙亦有耳。比喻秘密容易外泄。如:「小心!墙风壁耳,万一传出去,我俩可是吃不完兜著走。」
《漢語大詞典》:墙高基下(牆高基下)
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北史·序传·李僧伽:“时 郑子默 有名於世, 僧伽 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 郭林宗 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國語辭典》:墙花路草(牆花路草)  拼音:qiáng huā lù cǎo
墙头花,路边草,可任人随意攀折。比喻娼妓。明。高濂《玉簪记》第十九出:「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也作「路柳墙花」、「墙花路柳」。
《國語辭典》:墙花路柳(牆花路柳)  拼音:qiáng huā lù liǔ
墙头花,路边柳,可任人随手攀折。比喻娼妓。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他不比寻常间墙花路柳,这公事怎肯甘心便索休,强风情酒病花愁。」元。高明〈二郎神。从别后套。前腔〉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也作「路柳墙花」、「墙花路草」。
分類:娼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