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眼境
眼界。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外清眼境,内净心尘。”
分類:眼界
《漢語大詞典》:交境
交界。《北史·杨侃传》:“此亦须营 欧阳 ,设交境之备。”
分類:交界
《骈字类编》:旁境
宋史王举正传: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旁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旁。又李衡传:知溧阳县,专以诚意化民,盗猬起境 而溧阳靖晏自如。
《骈字类编》:美境
宋书舒璘传:朱子吕祖谦讲学于婺。璘徒步往谒之。以书告其家曰:敝床疏席。总是佳趣。栉风沐雨。反为美境。
《漢語大詞典》:进境(進境)
(1).向前推进边境线;扩大疆域。汉书·严安传:“欲威海外,使 蒙恬 将兵以北攻彊 胡 ,辟地进境,戍於 北河 ,飞芻輓粟以随其后。”
(2).进步的境地。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你近日的功夫却大有进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少爷的文章进境,真是了不得!” 郭沫若 《今昔集·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两者相得益彰,文学艺术便自然有一段的进境。”
《漢語大詞典》:分境
划分疆界。后汉书·史弼传:“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新唐书·吐蕃传下:“﹝ 恐热 ﹞还过 咸阳桥 ,咄叹曰:‘我举大事,覬得济此河与 唐 分境。’”
《韵府拾遗 梗韵》:身境
云笈七签:二德者,谓住心、空心。若凝住心,则身境与道同,形性俱超。
《漢語大詞典》:无何境(無何境)
同“ 无何乡 ”。 元 吴澄 《次韵玉清避暑》:“相邀采真无何境,嗒然熟视谁长雄。” 元 王恽 《平湖乐·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赋》曲:“春服初成靚粧莹,玉双瓶,兴来径入无何境。” 元 卢挚 《蟾宫曲·丹桂》曲:“纵览巖阿,抚节高歌,时到无何境。”
《國語辭典》:无止境(無止境)  拼音:wú zhǐ jìng
没有穷尽之处。如:「学习无止境,思考亦无止境,千万不要画地自限。」清。汤斌〈徵君孙先生九十寿序〉:「道无止境,则学亦无止境。使更假以年,必有日进不已。」
《漢語大詞典》:危境
高龄,老境。《魏书·高允传》:“ 允 年涉危境,而家贫养薄。”
分類:危境高龄
《韵府拾遗 梗韵》:仗境
指月录: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漢語大詞典》:三清境
道教语。指大罗天一气所化的天界,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见道教义枢卷七。云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天宝君 (即 元始天尊 )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气始青; 灵宝君 治在上清境,即禹餘天也,其气元黄; 神宝君 (即 道德天尊 )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气玄白。”
《韵府拾遗 梗韵》:忘境
指月录:黄檗希运禅师曰: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
《漢語大詞典》:王境
犹王土。 南朝 宋 竺道爽 《檄太山文》:“梟声远布,毒钟王境。” 南朝 宋 刘勔 《条对贾元友北攻悬弧书》:“臣以为 獯 丑侵纵,乘藉王境,盘踞州郡,百姓残亡。”
《漢語大詞典》:文境
文章的意境。 清 戴钧衡 《重刻〈方望溪先生全集〉序》:“我朝有天下数十年, 望溪 方先生 出,其承八家正统,就文境核之,亦与 熙甫 异境同归。”《花月痕》第四五回 清 栖霞居士 评:“文境却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