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遗形(遺形)
(1).超脱形骸,精神进入忘我境界。《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 李善 注:“《庄子》云: 仲尼 问於 颜回 曰:‘何谓坐忘?’回曰:‘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谓坐忘。’ 司马彪 曰:‘坐而自忘其身。’” 晋 陆机 《王子乔赞》:“遗形 灵岳 ,顾景忘归。” 明 袁宏道 《答梅客生书》:“朋友则有一二小官,斋郎典客之类,絶口不谈朝事者,其胸中又无一段先入意见为主,僕遂得遗形纵古,不相妨碍。”
(2).道教指尸解登仙。 晋 陆云 《登遐颂》:“ 梅公 指景,有皇遗形。” 唐 岑文本 《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序》:“以 贞观 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 宋 梅尧臣 《长歌行》:“遗形得极乐,昇仙上玉京。”
(3).遗体,遗骸。《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是名 如来 ,应供正觉,遗形舍利,造诸塔象。”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二·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今观 畏 之遗形,渐加缩小。”
(4).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 英 皇 。” 晋 潘岳 《杨仲武诔》:“临穴永诀,抚櫬尽哀。遗形莫绍,增慟余怀。” 唐 高适 《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思壮志於冥寞,问遗形於荆杞。” 金 元好问 《大室同希颜赋》诗:“壮哉 崧维岳 ,盘盘上窈冥。中天瞻巨镇,元气有遗形。”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最早的叙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遗形。”
(2).道教指尸解登仙。 晋 陆云 《登遐颂》:“ 梅公 指景,有皇遗形。” 唐 岑文本 《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序》:“以 贞观 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 宋 梅尧臣 《长歌行》:“遗形得极乐,昇仙上玉京。”
(3).遗体,遗骸。《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是名 如来 ,应供正觉,遗形舍利,造诸塔象。”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二·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今观 畏 之遗形,渐加缩小。”
(4).指遗留下来的形貌。形体、形式。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 英 皇 。” 晋 潘岳 《杨仲武诔》:“临穴永诀,抚櫬尽哀。遗形莫绍,增慟余怀。” 唐 高适 《还京次睢阳祭张巡许远文》:“思壮志於冥寞,问遗形於荆杞。” 金 元好问 《大室同希颜赋》诗:“壮哉 崧维岳 ,盘盘上窈冥。中天瞻巨镇,元气有遗形。”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最早的叙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遗形。”
《國語辭典》:神马(神馬) 拼音:shén mǎ
传说中神奇的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注》:「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家马交之,则生骏驹,日行五百里。」
《漢語大詞典》: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 松子 家。”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纳兰性德 《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 桃花源 ”。《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漢語大詞典》:小景
(1).自然风光的一角;小境界。 元 张可久 《风入松·九日》曲:“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柳叶开时任好风’……‘青靄入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2).指小幅山水风物画。 宋 米芾 《画史》:“ 王詵 学 李成 皴法,以金碌为之,似古今观音 寳陁山 状作小景,亦墨作平远,皆 李成 法也。”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 建阳 僧 惠崇 ,工画鹅雁鷺鶿,尤工小景。”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润甫》:“ 花龕 巨幅千峯稠,小景点出林塘幽。”
(3).指小型盆景。 明 张岱 《陶庵梦忆·范与兰》:“喜种兰及盆池小景……所蓄小景有豆板黄杨,枝干苍古奇妙,盆石称之。”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
(2).指小幅山水风物画。 宋 米芾 《画史》:“ 王詵 学 李成 皴法,以金碌为之,似古今观音 寳陁山 状作小景,亦墨作平远,皆 李成 法也。”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 建阳 僧 惠崇 ,工画鹅雁鷺鶿,尤工小景。”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润甫》:“ 花龕 巨幅千峯稠,小景点出林塘幽。”
(3).指小型盆景。 明 张岱 《陶庵梦忆·范与兰》:“喜种兰及盆池小景……所蓄小景有豆板黄杨,枝干苍古奇妙,盆石称之。”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
《漢語大詞典》:沈湎
亦作“ 沉沔 ”。亦作“沉湎”。
(1).犹沉溺。多指嗜酒。《书·泰誓上》:“沉湎冒色,敢行暴虐。” 孔颖达 疏:“人被酒困,若沉於水,酒变其色,湎然齐同,故沉湎为嗜酒之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老夫为令尹时,沉湎尤过于今日。”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
(2).犹沉浸。比喻潜心于某种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唐 陆龟蒙 《村夜》诗之二:“上诵 周 孔 书,沉湎至酣藉。” 清 周亮工 《与黄济叔论印章书》:“僕沉湎於印章一道者,盖三十餘年。” 孙犁 《书林秋草·耕堂读书记(一)》:“自执教以来,乃沉湎于古籍。”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八章:“她仿佛不是在人声鼎沸、充满激烈斗争的场所,却像在一个孤零零的地方,一个人深深沉湎在自己的忧伤中。”
(1).犹沉溺。多指嗜酒。《书·泰誓上》:“沉湎冒色,敢行暴虐。” 孔颖达 疏:“人被酒困,若沉於水,酒变其色,湎然齐同,故沉湎为嗜酒之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老夫为令尹时,沉湎尤过于今日。”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
(2).犹沉浸。比喻潜心于某种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唐 陆龟蒙 《村夜》诗之二:“上诵 周 孔 书,沉湎至酣藉。” 清 周亮工 《与黄济叔论印章书》:“僕沉湎於印章一道者,盖三十餘年。” 孙犁 《书林秋草·耕堂读书记(一)》:“自执教以来,乃沉湎于古籍。”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八章:“她仿佛不是在人声鼎沸、充满激烈斗争的场所,却像在一个孤零零的地方,一个人深深沉湎在自己的忧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