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6,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下一页
境界爱
语轮境界
七种第一义境界
境界逼迫障
龙境界不可思议
佛境界不可思议
正受境界可爱乐法
心境界
慧境界
智境界
见境界
超二见境界
超子地境界
如来自到境界
佛类词典(续上)
境界有对境界爱
语轮境界
七种第一义境界
境界逼迫障
龙境界不可思议
佛境界不可思议
正受境界可爱乐法
心境界
慧境界
智境界
见境界
超二见境界
超子地境界
如来自到境界
境界有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有对之一。(参见:有对)
(术语)三有对之一。(参见:有对)
境界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爱之一。(参见:爱)
(术语)三种爱之一。(参见:爱)
语轮境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佛之陀罗尼身境界。是百光遍照真言字所成也。大日经六曰:「佛言:秘密主,观我语轮境界广长,遍至无量世界,清净门。」义释十三曰:「汝可观我语轮,谓即观佛陀罗尼身字轮境界也。」
(术语)称佛之陀罗尼身境界。是百光遍照真言字所成也。大日经六曰:「佛言:秘密主,观我语轮境界广长,遍至无量世界,清净门。」义释十三曰:「汝可观我语轮,谓即观佛陀罗尼身字轮境界也。」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三藏法数】
(出入楞伽经)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證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明慧性,以此慧性分明照了,是名慧境界。
〔三、智境界〕,谓既发慧明,则成智用,智力现前,于一切法无所不知,是名智境界。
〔四、见境界〕,谓智用既成,则发正见,正见现前,则无诸邪妄,是名见境界。
〔五、超二见境界〕,谓正见现前,则能超过断、常二见,是名超二见境界。(断、常二见者,谓外道妄计此身灭已,再不更生,是名断见。复计此身灭已,后当更生,是名常见也。)
〔六、超子地境界〕,子地,即登地菩萨,等视众生,犹如一子,谓诸佛菩萨,能以第一义心,发明智慧,正见现前,则超于十地,而成正觉,是名超子地境界。(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菩萨得證此地,能发生佛法,故言地也。)
〔七、如来自到境界〕,谓诸如来,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性自性者,性即不迁不变之义,谓如来以此之性,而为自性也。成就世间、出世间者,世间即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间即同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上上法者,唯佛与佛能究竟自到也。)
(出入楞伽经)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證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明慧性,以此慧性分明照了,是名慧境界。
〔三、智境界〕,谓既发慧明,则成智用,智力现前,于一切法无所不知,是名智境界。
〔四、见境界〕,谓智用既成,则发正见,正见现前,则无诸邪妄,是名见境界。
〔五、超二见境界〕,谓正见现前,则能超过断、常二见,是名超二见境界。(断、常二见者,谓外道妄计此身灭已,再不更生,是名断见。复计此身灭已,后当更生,是名常见也。)
〔六、超子地境界〕,子地,即登地菩萨,等视众生,犹如一子,谓诸佛菩萨,能以第一义心,发明智慧,正见现前,则超于十地,而成正觉,是名超子地境界。(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菩萨得證此地,能发生佛法,故言地也。)
〔七、如来自到境界〕,谓诸如来,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性自性者,性即不迁不变之义,谓如来以此之性,而为自性也。成就世间、出世间者,世间即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间即同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上上法者,唯佛与佛能究竟自到也。)
境界逼迫障
【三藏法数】
谓行人修定之时,虽无如上沉昏、恶念等事,而身或卒痛,魔恼竞起;或自见身陷入于地,火来烧身;高崖坠落,猛虎奔逐;乃至罗刹诸恶相现,逼恼行人,令生惊怖,障诸禅定,是名境界逼迫障。
谓行人修定之时,虽无如上沉昏、恶念等事,而身或卒痛,魔恼竞起;或自见身陷入于地,火来烧身;高崖坠落,猛虎奔逐;乃至罗刹诸恶相现,逼恼行人,令生惊怖,障诸禅定,是名境界逼迫障。
龙境界不可思议
【三藏法数】
谓龙降雨,非从口出,亦不从眼耳鼻出,但龙有大神力,意之所念,若善若恶,皆能作雨,故云龙境界不可思议。
谓龙降雨,非从口出,亦不从眼耳鼻出,但龙有大神力,意之所念,若善若恶,皆能作雨,故云龙境界不可思议。
佛境界不可思议
【三藏法数】
谓如来之身,清净无染,不可漠测,不可言长,不可言短;与夫梵音深远,智慧辩才,现通说法,一切人天二乘等众皆莫能测,故云佛境界不可思议。(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谓如来之身,清净无染,不可漠测,不可言长,不可言短;与夫梵音深远,智慧辩才,现通说法,一切人天二乘等众皆莫能测,故云佛境界不可思议。(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正受境界可爱乐法
【三藏法数】
谓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储蓄多寡,以仁爱心赐与亲族人民。凡疾病者,令医治之;贫乏者,悉赈济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谓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储蓄多寡,以仁爱心赐与亲族人民。凡疾病者,令医治之;贫乏者,悉赈济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心境界
【三藏法数】
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慧境界
【三藏法数】
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明慧性,以此慧性分明照了,是名慧境界。
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明慧性,以此慧性分明照了,是名慧境界。
智境界
【三藏法数】
谓既发慧明,则成智用,智力现前,于一切法无所不知,是名智境界。
谓既发慧明,则成智用,智力现前,于一切法无所不知,是名智境界。
见境界
【三藏法数】
谓智用既成,则发正见,正见现前,则无诸邪妄,是名见境界。
谓智用既成,则发正见,正见现前,则无诸邪妄,是名见境界。
超二见境界
【三藏法数】
谓正见现前,则能超过断、常二见,是名超二见境界。(断、常二见者,谓外道妄计此身灭已,再不更生,是名断见。复计此身灭已,后当更生,是名常见也。)
谓正见现前,则能超过断、常二见,是名超二见境界。(断、常二见者,谓外道妄计此身灭已,再不更生,是名断见。复计此身灭已,后当更生,是名常见也。)
超子地境界
【三藏法数】
子地,即登地菩萨,等视众生,犹如一子,谓诸佛菩萨,能以第一义心,发明智慧,正见现前,则超于十地,而成正觉,是名超子地境界。(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菩萨得證此地,能发生佛法,故言地也。)
子地,即登地菩萨,等视众生,犹如一子,谓诸佛菩萨,能以第一义心,发明智慧,正见现前,则超于十地,而成正觉,是名超子地境界。(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菩萨得證此地,能发生佛法,故言地也。)
如来自到境界
【三藏法数】
谓诸如来,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性自性者,性即不迁不变之义,谓如来以此之性,而为自性也。成就世间、出世间者,世间即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间即同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上上法者,唯佛与佛能究竟自到也。)
谓诸如来,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性自性者,性即不迁不变之义,谓如来以此之性,而为自性也。成就世间、出世间者,世间即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间即同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上上法者,唯佛与佛能究竟自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