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塞表
犹塞外。指 长城 以北的地区。 三国 魏 曹操 《表论田畴功》:“ 畴 帅兵五百,启导山谷,遂灭 乌丸 ,荡平塞表。”北史·吐谷浑传:“ 伏连筹 内修职贡,外并 戎 狄 ,塞表之中,号为强富。”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曩者塞表省方,羣 胡 反噬,矢流君侧,围甚 平城 。”
《漢語大詞典》:黄云(黄雲)
(1).黄色的云气。(1)天子气。古微书·洛书纬:“ 黄帝 起,黄云扶日。”宋书·符瑞志上:“ 帝尧 之母曰 庆都 ,生於 斗维 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 尧 之诞生,常有黄云垂覆; 舜 之御宇,常有黄云凝空。”(2)祥瑞之气。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姦诈,乃以礼祠,迎鼎至 甘泉 ,从上行,荐之。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 沈佺期 《改年观赦》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3)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 宋 曾巩 《咏雪》:“黄云半夜满千里,大雪平明深一尺。”
(2).黄尘;沙尘。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唐 孟郊 《感怀》诗:“登高望寒原,黄云鬱峥嶸。”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落日千门飞鴈去,黄云一骑按雕迴。”
(3).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一:“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 仇兆鳌 注:“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黄云落日古骨白,砂砾惨淡愁行人。”
(4).比喻成熟的稻麦。 宋 王安石 《同陈和叔游齐安院》诗:“繅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 明 高启 《看刈禾》诗:“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國語辭典》:龙沙(龍沙)  拼音:lóng shā
1.地名。本指白龙堆、沙漠两地,皆在西北塞外,自刘孝标有「龙沙宵月明」的诗句以来,诗家误以为只有一地。
2.泛指塞外的地方。宋。姜夔 翠楼吟。月冷龙沙词:「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國語辭典》:白龙堆(白龍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1.地名。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属砾质荒漠,系古代湖积层及红色砂砾层的隆起高地遭受风蚀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许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岩塔和土柱。呈东北──西南方向,沟谷中有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称为「白龙堆」。古代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学上指乾燥地区的风蚀地形。多成群出现于乾燥地区。也称为「风蚀脊」、「雅尔当」。
《國語辭典》:出关(出關)  拼音:chū guān
1.出边塞关口。《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后除授东台御史奉诏出关,行次稠桑驿。」
2.佛教徒结束闭关的修行,称为「出关」。
《漢語大詞典》:塞鸿(塞鴻)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唐 白居易 《赠江客》诗:“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2).相传 汉 苏武 被拘于 匈奴 ,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苍头 塞鸿 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羞衾凤空展,塞鸿难託,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明 张景《飞丸记·公馆言情》:“他那里迢递登山托採蝱,我这里冷落悲秋盼塞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道士笑曰:‘我世外人,不能为君塞鸿。’”
《國語辭典》:徼外  拼音:jiào wài
域外、塞外。《史记。卷一二五。佞幸传。序》:「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三国志。卷六○。吴书。吕岱传》:「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
分類:塞外
《漢語大詞典》:塞尘(塞塵)
塞外的风尘。代指对外族的战事。 唐 韩愈 《烽火》诗:“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 宋 陆游 《北望》诗:“寧知墓木拱,不见塞尘清。” 宋 杨万里 《虞丞相挽词》之三:“但令元气壮,患不塞尘开。”
《國語辭典》:蛮江(蠻江)  拼音:mán jiāng
闽江的别名。参见「闽江」条。
《漢語大詞典》:朔塞
朔北塞外。指北方边境地区。 唐 李峤 《旌》诗:“影丽 天山 雪,光摇朔塞风。”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御札一轴三纸藏右司黄荦家》:“珍藏既出于 云门 ,传刻仅留于朔塞。” 明 谢榛 《居庸关》诗:“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國語辭典》:外城  拼音:wài chéng
里城外之郭。《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脩外城以待敌。」唐。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诗:「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國語辭典》:塞声(塞聲)  拼音:sè shēng
一种辅音发音方法。发音时,发音器官受阻后紧闭,瞬间除阻,使气流自口中迸出所形成的声音,如国音中之ㄅ、ㄆ、ㄉ、ㄊ、ㄍ、ㄎ等。也称为「塞音」。
分類:塞外乐曲
《漢語大詞典》:塞人
指古代塞外的游牧民族。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二郎山 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漢語大詞典》:塞管
塞外胡乐器。以芦以首,竹为管,声悲切。 唐 杜牧 《张好好诗》:“繁絃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冯集梧 注:“北人吹角以惊马,一名笳管,以芦为首,竹为管。”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之三:“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 宋 晏殊 《清商怨》词:“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漢語大詞典》:塞笳
塞外的胡笳。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张缵谢示集书》:“胡雾连天,征旗拂日。时闻坞笛,遥听塞笳。”
分類:塞外胡笳
《漢語大詞典》:塞色
指塞外的景象。 前蜀 贯休 《出塞曲》:“塞色干戈束,军容喜气屯。” 前蜀 贯休 《杞梁妻》诗:“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 杞梁 骨出土。”
分類:塞外景象